全球最大海上风电机组在东营成功并网发电

来源:【新黄河】

新黄河记者:孙锋

10月31日,新黄河记者从东营市了解到,日前,由我国自主研制的26兆瓦级海上风电机组在东营风电装备测试认证创新基地成功并网发电,一举刷新全球已并网风机单机容量与叶轮直径两项纪录。

据悉,机组针对中高风速海域量身定制,叶轮直径超过310米,扫风面积超过10个半标准足球场,是目前全球单机容量最大、叶轮直径最长的海上风电机组。风机满负荷运行时,每旋转一周可产生62度清洁电能。在年平均风速10米/秒的条件下,单台机组年发电量可达1亿度,满足5.5万户普通家庭全年用电需求,相当于节约标准煤3万余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万余吨。

作为我国海上风电技术自主创新的核心成果,该机组不仅实现供应链全程自主可控,更在关键部件研发、智能控制系统优化及抗台风设计等领域取得多项突破。其中,发电机、叶片、轴承、电控系统等核心部件的技术水平均达到世界领先标准,兼具高发电效率与高运行可靠性,可适应复杂海洋环境的长期作业需求。

据介绍,机组由超过3万个零部件构成,其中塔筒、机架等由东营本地企业生产,整机和叶片通过东营港广利港区通用码头进行运输。东营风电装备测试认证创新基地具备单机30兆瓦测试能力,可完全满足认证测试需求。

东营何以成为风电产业的沃土?据了解,东营市在资源禀赋和产业配套上有双重优势:463.5公里海岸线、1019平方公里盐碱滩涂提供了广阔空间,近海100米高度年平均风速达7.6米/秒,为风电开发赋予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从产业配套来看,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园已引进中船海装、上海电气、金雷股份等产业链龙头企业,逐步构建起从主轴、轮毂、底座、连体轴承座到桩机塔筒,到主机、整机组装的全产业链发展,本地生产、港口运输、专业测试的“闭环支撑”,为风电装备研发、制造与并网提供了完整保障。

编辑:曹梦佳 校对:汤琪

本文来自【新黄河】,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5

标签:财经   东营   并网发电   机组   海上   黄河   叶轮   测试   装备   直径   单机   风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