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国会费没交齐,联合国缺钱了,被迫裁员2600人,减15%经费

据法新社9月16日报道,当天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给各成员国和全体工作人员发出紧急信函,对外确认要将2026年联合国常规预算削减15%以上,相当于5亿美元

联合国这回真的缺钱了,缺到要动大手术的地步。这场危机的直接导火索是会员国会费缴纳严重滞后:截至9月中旬,在193个会员国中,包括中国、美国、俄罗斯在内的60多个国家仍未缴清今年的会费

两种“欠费”,两种算盘

9月16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纽约总部确认,联合国准备裁撤2681个岗位,因为财政资金已近乎断流。

会费缴纳情况摆在台面上,截至目前,128个国家履行义务,而三大常任理事国——美国、中国、俄罗斯账目仍然空白。美国的角色最扎眼。它本应承担22%的常规预算,金额是所有国家里最高,却累计拖欠15亿美元

不过,同样是“迟交”,背后的算盘却完全不同。作为联合国最大的会费贡献国,美国本应在国际事务中展现大国担当。

然而,它却沦为最大的“老赖”,拖欠会费之举与其地位极不相称,严重影响了联合国正常运转。截至1月20日数据表明,美国拖欠款项已高达15亿美元

是真没钱吗?恐怕没人会信。毕竟,它一年的军费开支超过九千亿美元财政赤字都飙到了1.8万亿美元。显然,这不是经济问题,而是政治手段。

这套“欠费施压”的玩法,从里根时代就开始了。逻辑很简单:联合国听话,我就给钱。联合国的决议不合我意,我就断供。说白了,就是想把联合国变成自家的“一言堂”

再看中国。作为第二大会费贡献国,今年确实也出现在了迟交名单上。但翻开历史账本就会发现,中国的行为和美国的恶意拖欠有着本质区别。

虽然有时缴费时间靠后,但中国每年都会足额缴清所有款项,从不含糊。以去年会费而言,约4.8亿美元的款项,在当年12月27日就已全部结清。如此利落的支付,展现出良好的履约态度。

这种“程序性”的延迟,一方面与国内财政划拨的周期有关,另一方面,也被视为一种无声的姿态,以此敦促联合国进行必要的财政改革。

谁的担子越来越重?

矛盾的根源,直指现行会费制度的系统性不公。去年10月,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戴兵大使就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当前的分摊比例“既不公平,也不合理”。

会费制度的核心本应是“支付能力”原则,谁有钱谁多出。但现实却走了样。人们看到一个奇怪的趋势:美西方发达国家的会费比例在持续下降,而以中国为代表的“77国集团”等发展中国家的负担,却在不断加码

中国的摊款比额已经涨到了15.25%。这种负担的转移,让“支付能力”原则显得格外讽刺,也让发展中国家本就紧张的财政雪上加霜。戴兵大使直言,这种情况是不可持续的。

这种背离支付能力原则的做法,无异于让本不富裕的发展中国家,去为富裕国家的“减负”买单而这些富裕国家呢?

自特朗普上任后,到目前为止,未向联合国缴纳一分钱会费,从他第一任期时就有过此经历,还曾经大喊大叫要退出联合国等言语。

大家都说,美国这是准备永远拖欠联合国会费的节奏。其他国家即便当时没有缴纳完整会费,随后会慢慢补齐,而从美国拖欠15亿美元来看,很可能是不打算一次性补齐了

钱和权力的错位

更深层的不公,体现在权利与义务的严重失衡上。交了多少钱,理应在联合国系统内获得相应的话语权和代表性,比如雇员席位。但现实却是一笔糊涂账。

一个最扎眼的例子:美国,作为最大的欠费国,却牢牢占据着最多的联合国雇员名额,占比高达9.4%,一家独大

反观中国,身为第二大出资国,雇员占比却仅为2.3%比例之低令人咋舌。在全球排名中,中国位列第17位。这种“出钱的没声音,欠费的当老大”的局面,活脱脱是当前国际秩序不平等现实的一个缩影。

自救还是求人?

面对资金链随时可能断裂的危机,联合国被推到了一个尴尬的十字路口。是继续内部“节流”,还是推动外部“开源”?

砍掉2681个岗位,削减5亿美元预算,这显然是内部“节流”。这是在无法改变外部输血的情况下,联合国被迫选择的“断臂求生”。但这无疑会长期损害其履行全球使命的能力,是一种无奈的自我削弱。

中方明确表示,解决联合国财政危机的根本办法,绝不是继续向发展中国家“开刀”,而是应该直面问题的根源:

一是别再盯着我们这些已经尽了财政义务的国家了,当务之急是敦促美国那些长期拖欠的大户赶紧补齐欠款履行他们的国际责任二是对现行不公平的会费分摊制度进行改革,真正体现各国支付能力

更根本的方案,则是启动对整个会费分摊制度的改革,让它重新回归公平合理的轨道,真正体现“支付能力”原则

唯有让 “恶意拖欠” 让位于 “责任担当”,让 “霸权逻辑” 让位于 “公平规则”,联合国才能跳出 “节流求生” 的循环,重新成为维护国际秩序、守护共同利益的核心力量——这不仅是联合国的自救,更是所有追求公平正义的国家共同的期待

结语

联合国会费问题,早已超出了财务报表的范畴。它是一场关于国家责任、国际公理与霸权主义的激烈交锋。

日内瓦总部那停摆的扶梯,和即将空出来的数千个座位,不仅是联合国账面上的赤字,更是全球多边主义精神的赤字。这场危机最终如何收场,不仅取决于那15亿美元的欠款能否到账更考验着所有成员国,尤其是大国们,是否有勇气和智慧,去修复一个正在失衡的全球治理体系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9

标签:财经   联合国   会费   美国   中国   经费   美元   国家   欠费   能力   发展中国家   款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