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拉了坨大的,聊聊白酒的集体暴雷

三季报出炉后,整个白酒行业算是拉了坨大的,第一梯队也开始顶不住压力,纷纷选择暴雷。

老大贵州茅台,还算有块遮羞布,7-9月实现营业收入390.64亿,同比增长0.56%,净利润192.24亿,同比增长0.48%,扣非净利润192.9亿,同比增长0.95%;1-9月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284.54亿、净利润646.27亿、扣非净利润646.81亿,分别同比增长6.36%、6.25%、6.42%。

老二五粮液直接扑街,7-9月实现营业收入81.74亿,同比下降52.66%,净利润20.19亿,同比下降65.62%,扣非净利润20.15亿,同比下降65.81%;1-9月累计实现营业收入609.45亿、净利润215.11亿、扣非净利润214.95亿,分别同比下降10.26%、13.72%、13.44%。

老三泸州老窖,7-9月实现营业收入66.74亿,同比下降9.8%,净利润30.99亿,同比下降13.07%,扣非净利润30.92亿,同比下降13.41%;1-9月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31.27亿、净利润107.62亿、扣非净利润107.42亿,分别同比下降4.84%、7.17%、7.11%。

头部尚且如此,其他次一点的,如洋河、水井坊等更是惨不忍睹。

猛一看,这种灾难级表现实在有些火星撞地球,可是从周五盘面反映的情况看,貌似还好,并未过于遭遇到市场情绪的发泄。为什么会这样呢?

主要在于之前市场已经反映了对白酒销售的悲观预期,可以说几乎没有人认为年内的白酒行情会好,甚至觉得只要不爆雷的业绩都是假的,属于向渠道压货营造出的虚假繁荣。

等现在真的暴雷了,反倒有种靴子落地,利空兑现即是利好的感觉。

当然,一天的情绪稳定,不代表就能够一直稳定下去,暴雷只是验证了之前的市场情绪并非空穴来风,至于未来是持续低迷,还是触底反转,还得看基本面何时出现回暖。

那么基本面还回得去吗?这就得看主要矛盾的性质如何,个人认为导致当前白酒行情疲软的原因主要集中于两点:

一是行业库存的周期性过剩问题,由于白酒没有保质期,在通胀背景下往往具备一定的涨价属性,所以长期以来经销商均习惯于多拿货(厂商自然也乐见其次),以便未来卖更高的价格。

久而久之,存货囤积多了,严重超出终端市场消费的吸纳能力(同时叠加楼市崩盘后消费大环境的低迷),最终游戏玩不转了,直接把渠道给压崩了。这就好比各种金融危机一样,泡沫积累大了,就必须来一次周期性重新大洗牌。

二是从二季度开始遭遇“禁酒令”+史上最严查酒驾整治行动,更是给这一不景气环境造成了雪上加霜的效果。

这两个矛盾能否得到很好的化解呢?我觉得问题不大。

首先,白酒不是房子,降价促销还是有人愿意买的,特别是高端白酒属于送礼必备品,降价导致人情往来频繁的家庭多囤点都是有可能的,所以当下的跌价非常有利于渠道去库存、重新洗牌。

同时,各大主要白酒厂商,基本都在执行控货策略,以牺牲当前发货量,来帮助渠道去库存。按照这一节奏,出清库存,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再说禁酒令,本身影响范围非常有限,主要杀伤力大的其实是史上最严查酒驾整治行动,持续几个月高压后,基本把酒驾打得已不见踪影。

但是,整治有个特点就是往往是一阵风,随着时间推移,会逐渐减弱,不可能一直保持那么强的态势。这其实有点类似于前些年对游戏的限制和打压,但最终还是会逐渐降压,更何况主要大型酒厂大多是亲儿子,出于经济效益的考虑,也不可能一压到底。

至于其他鬼故事,什么没人喝酒了、年轻人不喝白酒之类的扯淡之言,实在没必要太在意。只要人类需要社交(聚餐或者送礼、婚丧嫁娶等),白酒就有一定的刚需市场。

反过来我们可以仔细想想为什么要严查酒驾,不正是说明喝酒人太多,酒后驾车导致交通事故频发所致吗?既然这么多人在喝酒,怎么可能突然一下子就完全没有了市场呢?请记住,只要有市场需求的东西,是一定可以再度回到周期性上行阶段的。

退一步讲,如果非要强调年轻人不喝白酒,实际上各行各业都一样,低生育率背景下,年轻人越来越少,玩游戏的群体会缩水、开电动车的人也将减少、甚至用智能手机的人都可能不太关注那些新功能。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4

标签:美食   白酒   集体   净利润   市场   周期性   禁酒令   库存   渠道   情绪   年轻人   低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