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本市场的风云变幻中,A 股与美股的走势一直备受瞩目。如今,美股似有重回牛市之态,而 A 股却陷入窄幅震荡的泥沼,让众多股民的心也随之起伏不定。本周,A 股总体呈现高位横盘,个股与大权重交替轮动,而即将到来的下周,仅有三个交易日,这让股民们陷入纠结:究竟是该趁机减仓,落袋为安,还是大胆买进,期待反弹?在做出决策前,且听我细细分析当下市场的种种迹象。
今日,第一财经报道了前央行行长戴相龙关于养老金问题的讲话,着实令人感慨万千。他提到,中国养老金投资回报率可达 3% - 4%,处于世界较高水平,其中社保基金 60% 的投资回报竟来自股票。这一数据背后,股民们或许不禁要问:自己为养老金的这份收益贡献了多少?回顾 A 股社保重仓指数走势,4 月 21 日它已封闭了 4 月 7 日的缺口,然而,再看看自己手中的股票,回本之路却依然漫长,多数人恐怕仍在解套的苦海中挣扎。
从今日 A 股主力资金动向来看,早盘时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入 50 亿元,这一积极信号着实罕见,即便带有一定的象征性,却也给市场带来了一丝曙光。但好景不长,午后风云突变,大盘从净流入转为净流出,深市净流入金额也从 40 多亿元锐减至 17 亿元,大盘指数随即翻绿。这般变化,犹如一场精心策划的 “戏码”,场内主力上午拉高股价试图诱多,却发现响应者寥寥,无奈之下只能不断撤回资金,导致大盘下行。要知道,散户资金量在主力资金面前微不足道,当前市场依旧是各路庄家通过对倒拉高股价,一旦效果不佳便迅速撤退。如此看来,主力的这些 “小动作”,无疑增加了市场的不确定性。
一直以来,主力动向都是我们洞察市场的关键。当下 A 股面临着一个颇为尴尬的局面,那便是市场参与者数量日益减少,这也成为 A 股难以向上突破的 “命门”。在 3300 点上方,堆积着几十万亿的套牢筹码,短期内这些筹码如同 “沉睡的巨人”,难以松动。当前的反弹仅仅触及 4 月 7 日的跳空缺口,却缺乏进一步向上的动力,毕竟如此庞大的套牢资金,形成了一座难以逾越的 “大山”,给市场带来了巨大压力。
正因如此,4 月初的一番折腾后,A 股与美股再度分道扬镳。美股朝着牛市大步迈进,而大 A 依旧在自己的节奏中徘徊,永远是那副似涨非涨、看跌不跌的 “仙人境界”。倘若 A 股能跟随美股走出二次探底,或许如今已重拾升势。但现实却是,这种独特的走势让广大股民受尽折磨。A 股缺乏强势的主线,呈现出冷门股轮涨的行情,更让人无奈的是,无论怎么轮动,自己手中的持股总是被 “遗忘”,这怎能不让股民们心急如焚?
展望下周,今日的 A 股走势已悄然透露了一些线索。可以预见,题材股概念股将延续反弹态势。此前大权重们在创新高后,已略显疲态,需要一段时间的休整。只要大权重们不出现大幅波动,明日 A 股大概率仍将保持窄幅震荡的格局。特别是证券板块,其走势一直较为稳健,呈现缓慢上升的态势,这无疑给 A 股市场注入了一剂 “强心针”,让散户们稍稍安心。所以,股民们不妨多关注证券板块的走势,做到心中有数。
今日 A 股走势稳健,未出现大起大落,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证券板块的坐镇。从盘面格局来看,证券与 AI 概念新科技股相互配合,尽管走势不算强劲,但好歹维持了市场的热度。这种板块间的协同作用,对于稳定市场情绪至关重要。
今日,A 股大盘和深市指数出现分化,本周后四个交易日几乎呈现横盘状态,盘面控制得恰到好处。由于下周是五一假期前的最后一个交易周,仅有三个交易日,维持这种横盘走势似乎符合各方需求。下周,市场大概率仍将围绕 4 月 7 日的缺口做文章,甚至有可能将缺口完全补掉。如此一来,二次探底或许就会被推迟到五一假期之后。
再看 A 股平均股价指数的周线技术走势,其周 KDJ 指标依旧处于向上反弹状态,这预示着下周三个交易日内,此类股票仍有反弹空间。不过,这对于股民们来说,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减仓机会。此时,不妨先落袋为安,持有现金,等待二次探底结束后,再逢低介入,方能在这场资本市场的博弈中掌握主动。
[免责声明]文章的时间、过程、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均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勿对号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击等方面。观众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
更新时间:2025-04-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