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苏炳添在全运会赛场完成最后一棒冲刺,绕场致意的身影定格成永恒,宣告着一位短跑传奇的正式退场,也让我的青春篇章悄然落笔收官。那些与他奔跑身影相伴的岁月,藏着一代人对热爱与坚守的共鸣,如今随退役哨声轻响,满是不舍与珍藏。

初识他时,黄种人短跑难破10秒的论调仍萦绕赛场,而他带着执拗与坚韧,在伤病与质疑中反复打磨,从一次次接近到最终以9秒83的成绩划破奥运赛场,打破固有偏见,让中国速度闪耀世界舞台。那句“只有坚强不息的人,才会梦想成真”,不仅是他职业生涯的写照,更成了青春里前行的底气,每当迷茫退缩,总能想起他躬身起跑的专注、冲线时的坚定,便多了直面挑战的勇气。

往后数年,他坚守赛道至36岁,即便历经伤病反复,仍未轻易退场,只为一场正式的告别;谢幕之战中,他主动放弃优势棒次,为年轻队友铺路,赛后将金牌递向新生代选手,完成接力棒的传承,这份格局与担当,更让青春里的榜样形象愈发清晰。他早已不只是一位短跑运动员,而是青春里关于突破、坚守与传承的鲜活注脚,每一次奔跑都镌刻着热血与热爱,每一次坚持都照亮着前行之路。

如今他转身离场,却未远离热爱的田径领域,以科研顾问、教育工作者的身份,将科学化训练经验传递给后辈,让中国速度的精神薪火相传。传奇未曾落幕,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延续,但属于我的青春记忆里,那个全力奔跑的身影已定格成最美的风景。苏炳添退役,我的青春作文也随之落幕,而那些藏在奔跑里的力量,会永远留在时光里,温暖往后每一段征程。
更新时间:2025-11-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