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连7w2都舍不得”,女孩怒斥父母低认知:凭啥不让我读民办

教育的成功不仅体现在分数和学历的高低,更体现在认知的格局。可如果一个人在接受教育后,反过来嫌弃父母“认知低下”,那这样的教育还能算成功的教育吗?

高考录取季,不同分数的考生都陆续迎来了自己的录取结果,但人各有命,有人考上了不用掏钱的公费师范生,也有人成绩不理想,选择用学费去补足分数,不惜花好几万去读优质民办本科。

可如果攀比有意义,那一个人即使能读的起民办本科也不会知足,毕竟在民办本科之上,还有富家子弟揣着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生活费,直接国外留学呢,经济条件不同,选择自然不同。

女孩怒斥父母低认知:学费才7w2,凭啥不让我读民办?

但显然不是所有人都明白这个道理,在这个互联网上充斥着“原生家庭”、“低认知”的时代,那些懂得体谅父母辛苦的孩子越来越少了,反而是那些被父母尽力托举的普通人,反过来怒斥父母的“低格局”。

一名女同学在高考录取季发布了这样一则视频,视频中她怒斥父母的低认知,视频背景不难看出她的家庭环境是普通农村,经济条件有限,再加上她高考512分的成绩,只能让她在专科和民办本科之间二选一。

父母从现实因素考虑,希望女儿能选择读专科,毕竟动辄上万的学费不是家里能够负担的起的,可女儿听到这里却气得发抖,质问父母“凭啥不让我读民办?”

她坚持认为:本科和专科“相差十万八千里”,不仅就业受影响,连考公考编都成问题,更何况能上本科谁愿意读专科?这种差别甚至比二本和双一流之间的区别还大。

最终父母也是非常无奈,只能承诺:可以选择一所每年学费不超过两万块的民办本科。女孩也找到了一所每年学费1.8万的民办本科,可父母眼中的愁容还是刺痛了她,于是她忍不住发视频怒斥父母的“低认知”:四年学费不过才7w2,我的爸妈连这点钱都舍不得。

女孩没有把父母的为难归结于经济条件的客观因素,而是坚持认为,父母因为学费就不满她读本科,是“认知低下”的结果。

可认知低下的究竟是谁呢?有细心的网友发现,女孩最终选择的是民办本科的工程管理专业,用网友们的话来说,那真是不仅多花钱,还读了一个不好找工作的专业,毕业就得失业,7w2的学费也得打水漂。

“父母给不了的,就别怪他们拿不出来”

如果女孩愿意站在父母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就不会说出“父母认知低下”这样的话,父母的顾虑不仅来自经济压力的担忧,还有对子女未来发展路径的不同理解,这些都不能简单用“低认知”三个字概括。

“父母给不了的,就别怪他们拿不出来”,在教育的选择上,对父母提出超出家庭经济能力的要求本就是强人所难,经济实力有限的家庭,在教育选择上更该以务实为基础,而非一味地指责父母的“认知低下”。

人生的高度不是简单的由“本科”或“专科”两个字决定的,无论是专科还是本科,学习过程中的努力和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很多专科生通过自身努力,在职场上取得了不逊于本科生的成就;反之,仅有本科文凭却没有实际能力的毕业生,也难以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

毕竟,教育只是提供了一个平台,如何利用这个平台成长和发展,取决于个人的态度和行动。而教育的价值也不在于起点的高低,而在于过程中的付出和收获。

(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6

标签:育儿   父母   认知   女孩   本科   学费   专科   低下   经济   家庭   分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