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心声!周总理这样评价那十年!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长河里,周恩来总理的名字就像一座灯塔,照亮了无数人的心。他是新中国首任总理,用智慧和汗水带着国家走过最艰难的日子。

周恩来,1898年3月5日生在江苏淮安,家里是那种有点文化但不太富裕的书香门第,祖籍浙江绍兴。小时候日子不好过,亲妈万氏和养妈陈氏在他10岁左右就先后去世了,家里经济也垮了。1910年,他跟着伯父去了东北,先在铁岭银冈书院念书,后来转到沈阳东关模范学校。1913年,他考上了天津南开学校,那可是当时的好学校。1917年毕业后,他跑去日本留学,进了东京东亚高等预备学校。

1919年,他回国,正赶上五四运动。他在天津带头组织学生上街游行,还搞了个进步团体叫“觉悟社”。1920年,他又跑去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还当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的书记。

1924年回国后,他在黄埔军校当政治部主任。1927年,他进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带着队伍搞了南昌起义。1930年代,他在中央苏区当中央局书记,还管红军的政治工作。1935年遵义会议,他站出来支持毛泽东。抗日战争时,他代表共产党跟国民党谈判。1936年西安事变,他亲自飞去西安,促成了国共合作。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他当上了国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1954年日内瓦会议,他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年万隆会议,他又喊出了“求同存异”。1971年,他推动中美关系破冰,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他全程陪着。

国内呢,他主持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出农业、工业、国防、科技四个现代化的目标。1966年到1976年那十年,他尽力稳住大局,保护了不少干部和知识分子。1972年,他查出膀胱癌,但还是硬撑着干活。1975年1月,他拖着病身子参加了第四届全国人大,做了政府工作报告。

周恩来这一辈子,真的是把命都献给了国家和人民。他不光是个大人物,更是老百姓心里那个值得信赖的“周总理”。

1966年到1976年这十年,咱们国家经历了不少风风雨雨。1975年1月13日,第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会,周恩来总理穿着灰色中山装,步子慢但稳,上台做了政府工作报告。这报告里,他用数据和事实,总结了这十年的成绩,特别实在。

周总理说,从1961年到1974年,全国粮食连着13年丰收。1974年的粮食总产量比1964年多了51%,比解放前翻了1.4倍。棉花产量更是涨了4.7倍。这啥意思?就是说,近8亿人吃饭问题基本解决了。这在当时那个条件,真不容易。

工业这块儿,十年里建了1100个大中型项目。1974年工业总产值比1964年涨了1.9倍,钢铁多了1.2倍,石油猛增6.5倍,拖拉机产量涨了5.2倍。还有“大三线”建设,在西南、西北搞了一堆工厂和基地,把国家的工业底子打得更牢靠。

科技方面,亮点也不少。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火箭把“东方红一号”卫星送上了天,咱也成了航天国家。1971年6月,氢弹试爆成功。这可不是小打小闹,说明咱的科技实力上了一个大台阶。

经济上,国家财政收支平衡,没外债也没内债,物价还挺稳。老百姓日子慢慢好起来了,不像以前那么紧巴巴。

外交上更是牛。1971年10月25日,中国重回联合国合法席位,跟咱建交的国家快100个了,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超过150个。周总理说,这十年外交打开了新局面,中国在世界上的份量不一样了。

报告最后,周总理还画了个蓝图:到1980年,建成独立的工业和经济体系;到20世纪末,把农业、工业、国防、科技搞成现代化,让中国经济挤进世界前列。听完这些,会场里掌声响了好久,大家都站着鼓掌。

这报告不光是总结,也是给全国人民打气。那时候条件苦,但成绩实实在在,周总理看得清清楚楚,也让大家更有奔头。

1975年后,周恩来的身体越来越不行了。6月9日,他最后一次公开露面,为贺龙平反。9月7日,他见了罗马尼亚代表团。12月20日,他最后一次召集中央部门开会。1976年1月8日,他在北逝世,享年78岁。1月11日,灵车从医院开出来,长安街两边站满了人,百万群众送别,眼泪止不住。1月15日,人民大会堂开了追悼会,全国默哀三分钟。

三个月后,清明节前后,北京天安门广场挤满了人,大家自发献花圈,写诗悼念。全国各地也都在悼念他。周恩来的影响有多大?这么说吧,他的外交智慧让中国在国际上站稳了脚跟,他的经济规划给后来的改革开放铺了路。他住过的北京西花厅,书桌还留着。天津的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每年都有无数人去看。

今天,周恩来的精神还在激励着咱。他的正直、无私、眼光长远,成了中华民族追梦路上的一股劲儿。

周恩来这一辈子,真的是把心血都掏给了国家和人民。他对1966年到1976年这十年的评价,讲出了那段日子的苦和甜,也让咱看到了中国人的骨气。他的故事不只是历史,更是一种力量。你咋看周总理?他给你啥感觉?欢迎聊聊你的想法!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16

标签:历史   心声   评价   周恩来   国家   工业   天津   日子   中国   全国人大   经济   外交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