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日,京东宣布:所有全职外卖骑手,公司全额缴纳五险一金。
这一决定,直接击穿了外卖行业的潜规则。
美团、饿了么被迫跟进,数百万骑手终于有了社保保障。
而推动这一变革的,正是京东创始人刘强东。
有人说,这是商业竞争的策略;也有人说,这是资本的游戏。
但了解刘强东的人知道,这更像是一个“淋过雨的人,终于有能力给别人打伞”的故事。
1974年,刘强东出生在江苏宿迁来龙镇光明村,一个苏北最穷的地方。
父母靠跑船为生,常年漂泊在外,他和妹妹被寄养在外婆家。
小时候,家里穷得连肉都吃不起,一年只能吃两次猪肉,每次七毛钱一斤。
他最大的梦想,是当上村长,因为“当了村长就能天天吃肉”。
10岁那年,他第一次去镇上,看到电灯亮起的那一刻,他惊呆了:“灯泡能点烟吗?”
这个农村孩子,第一次被现代科技震撼,心里埋下了“要去大城市”的种子。
1992年,刘强东以680分的高考成绩,成为宿迁理科状元,考入中国人民大学。
临行前,外婆给他缝了500块钱在内衣里,乡亲们凑了76个鸡蛋。
他带着这些“家当”,坐了14个小时的火车,来到北京。
人大四年,刘强东没向家里要过一分钱。
他抄过信封,3分钱一张;卖过书,批发价二五折;自学编程,靠写代码赚了十几万,成了同学眼里的“富豪”。
大四那年,他盘下学校附近的一家餐馆,梦想做连锁餐饮。
他给员工涨工资、改善伙食,甚至每人送了一块手表。
结果两个月后,餐厅倒闭。
采购贪污、前台做假账,他亏光了父母攒了一辈子的钱,还欠了一屁股债。
最惨的时候,他兜里只剩2块钱,连回家的火车票都买不起。
大年初一,他冒着大雪,步行8公里去老乡那里蹭饭,女朋友也因为他穷,和他分了手。
1998年,刘强东带着最后的1.2万元,在中关村租了个4平米的柜台,取名“京东多媒体”,卖刻录机和光盘。
当时的中关村,假货横行,同行靠卖盗版光盘赚得盆满钵满。
但刘强东坚持明码标价、只卖正品,甚至开发票。
工商局查了三天,没找到任何问题。
他的转折点,是婚庆行业的爆发。
当时,婚庆公司需要把录像带转成VCD,但别的商家只收钱不培训,顾客买回去不会用。
刘强东不同,他耐心教每个客户操作,一教就是一两个小时。
很快,全国婚庆公司老板都指名要买“京东多媒体”的刻录机,甚至催生了一批山寨“京东”。
到2001年,京东成为全国最大的光磁产品代理商,年销售额6000万。
刘强东,从宿迁穷小子,变成了千万富翁。
2003年,非典爆发,中关村门可罗雀。
刘强东的12家门店,一天亏15万。
走投无路之下,他尝试在网上卖货,在论坛疯狂发帖。
一位版主帮他说话:“京东是我在中关村五年里,唯一一家没卖过假货的店。”
就这一句话,让京东迎来了第一批线上客户。
非典过后,线上订单暴涨。
2004年,刘强东砍掉所有线下店,全力做电商。
2007年,他又做出两个疯狂决定:
从3C扩展到全品类。
但投资人反对,认为专注3C更赚钱;
自建物流。
所有人骂他疯了,因为物流是“烧钱无底洞”。
但刘强东坚持:“如果70%的投诉来自物流,那我们就必须自己掌控。”
2008年金融危机,京东资金链断裂,他见了42个投资人,全被拒绝。
一夜之间,他愁白了头。
直到今日资本的徐新投了1000万美元,京东才活下来。
京东物流成立初期,连续亏损12年。
有高管建议:“把物流外包,每年省17亿五险一金。”
刘强东当场怒斥: “如果一家公司靠克扣员工的养老钱赚钱,那是耻辱!”
他给快递员开行业最高工资,交全额社保。
2025年进军外卖,他再次宣布:“全职骑手,五险一金全包。”
这不是作秀。
他每年和快递员一起送一天货;
他给老家650位老人每人发1万红包;
他在宿迁建客服中心,带动2万人就业。
他说:“我是从农村出来的,我知道普通人最需要什么。”
刘强东的故事,是一个寒门子弟的逆袭,更是一个“打伞人”的坚持。
他经历过贫穷,所以懂得尊严的重要;
他吃过苦,所以不愿别人再吃同样的苦;
他被人拒绝过,所以更珍惜每一个机会。
2025年,当京东外卖宣布“五险一金全包”时,美团被迫跟进。
这不是商业竞争的结果,而是一个“淋过雨”的企业家,在用行动告诉世界:
真正的成功,不是赚了多少钱,而是让多少人因你而过得更好。
参考资料:
1. [刘强东创业史:从巨亏17亿到营收2600亿]
2. [刘强东简历与创业故事]
3. [京东外卖宣布为骑手缴纳五险一金]
4. [刘强东谈2008年生死考验]
5. [京东自建物流的决策]
更新时间:2025-04-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