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ai骗了,AI 造谣言几分钟一条,这场科技攻防战你得懂!


网络上假图片、假消息铺天盖地,从“地震废墟里的可怜小孩”到“老人七月起能打折坐火车”,各种让人真假难辨的内容,点开一看才发现,背后不少竟是AI生成的东西。眼下,这样的现象已经搅乱了网络世界的秩序,让大家越来越头疼,也让平台们彻底绷紧了弦。


2025年秋天,北京有场关于虚假信息治理的开放日上,抖音的人给出了新方案,说要把谣言治理列为明年的重中之重,还现场推出了新功能,就是希望能把控制权掌握在手里,不再等着谣言满天飞才追着跑。


其实AI一下子冲进信息生产领域,原本靠手动写、专业技巧才能搞出来的假图片、假视频、假故事,现在点几下就成型,谁都能变身“造谣高手”。


以前手工出谣言,慢且贵,一天就整出一两条,现在科技加持,想造多少造多少。一些网络消息明明穿着权威“外套”,却是假的离谱,谁看了都心头一跳。




抖音想到的办法,也就是用“技术打技术”,不靠慢吞吞的人工判别和事后辟谣,而是让AI大模型先盯紧那些正在热传的敏感内容。


机器可以自动分析、比对、判断,把明显可疑的信息直接拦下,把核实结果提前推送给用户。据说,现在他们发现一个谣言从原来几天才能删掉,缩到了几个小时,假消息还没来得及扩散就被关在笼子里。


平台甚至给用户专门准备了“求真卡”这种查证工具。只要遇到疑点,点进去就能看到梳理清楚的脉络,有权威信息还能帮用户一眼识破谣言真面目。



不过,靠技术只能解决一部分问题。网络里那些造谣的人动不动就抖个新招,比如用模棱两可的话、东拼西凑混淆视听,专挑让人最容易信、最害怕的焦点下手。


官方信息有时候慢半拍,一有风吹草动自媒体就先下手为强,造成真假难分。一方面靠平台按下销谣“快进键”,另一方面真信息发布也得又快又准。


网络时代光靠几家大公司不够使劲,全社会都得跟上节奏。再说,用户自己也不能光等着被喂信息。



面对啥都有可能假的环境,大家看一个、查一个,别急着转发热搜或者点赞心情。这种主动查证的习惯比啥都重要,只要越来越多人形成甄别意识,一传十、十传百,谣言的传声筒就少了很多。


并且,这类治理方式完全可以应用到更多平台、更多场景里,连出国门都行,什么时候各大平台的数据一通,联合起来,造谣的人就没哪个角落能躲过大家的眼睛。最终还是让技术和人的选择一起守住网络的清朗。


总的说,把搞事情的谣言及时揪出来,让真相优先送到每个人手上,还要靠每个人的小心和自觉,这才是对抗假消息的关键。技术固然厉害,但大家齐心,才能让网络少点乌烟瘴气。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2

标签:科技   谣言   信息   网络   平台   技术   消息   用户   总的说   传声筒   权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