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阿姨最近胃口变差,总觉得消化不良。听人说益生菌对肠道好,她便买了几盒,每天吃一包,坚持了两个月。结果一开始确实舒服了不少,但后来开始腹胀、放屁多,甚至有几次拉肚子。
她困惑了:不是说益生菌是“肠道黄金”?怎么吃了反而不舒服?
医生一听就皱眉:益生菌虽然好,但吃法不对、吃太久,也可能添乱。
很多人对益生菌的理解,仅停留在“调节肠道”的表面,甚至把它当保健万能药。但其实,益生菌并非人人都适合长期服用,而且某些人群吃了还可能有副作用。
那益生菌到底能不能长期吃?有哪些风险?又该怎么吃才对?这篇文章,咱们就一次讲清楚。
简单来说,益生菌就是对人体有益的活性微生物。它们能在肠道里“安家落户”,帮助我们维持菌群平衡、抑制有害菌、促进消化和免疫功能。
常见的益生菌包括:
双歧杆菌
乳酸杆菌
酪酸菌
嗜酸乳杆菌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也建议,适量摄入益生菌对肠道健康有积极作用。
但问题是,这些“好细菌”并不是吃进去就一定能定居。它们在胃酸和胆汁面前“九死一生”,很可能还没到肠子就“壮烈牺牲”。
不少人会把益生菌当“保健神药”,一不舒服就吃。但医生提醒:益生菌不是补品,更不是常规药物,它有明确使用场景。
根据《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指南,益生菌主要用于以下几类情况: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急性病毒性肠炎
肠易激综合征(IBS)
过敏性疾病辅助治疗
也就是说,只有在这些特定疾病或症状下使用,益生菌才有明确疗效。
如果健康人长期吃,反而可能面临以下问题:
菌群紊乱
长期摄入单一菌种,可能打破原有微生态平衡,反而让“好菌”变“坏菌”。
依赖性腹泻
停用后肠道功能变差,出现“反弹性腹泻”。
免疫系统干扰
对免疫力低下者(如HIV患者、器官移植者)来说,益生菌可能成为“潜在侵害者”。
气胀、腹痛
有些人本身肠道菌群就敏感,额外添加益生菌,容易刺激肠道产生气体。
1. 不要长期吃一种益生菌
市面上很多益生菌产品成分单一,长期服用容易造成菌群失衡。建议选择多菌种复合型益生菌,且周期性轮换服用。
2. 不是人人都适合吃
免疫力低下、脾胃虚寒、肠道功能紊乱者,吃益生菌前最好咨询医生,避免加重不适。
3. 空腹不宜服
益生菌怕胃酸,建议饭后30分钟内服用,这样可以提高“活着到肠道”的概率。
4. 搭配益生元效果更好
益生元是益生菌的“口粮”,如低聚果糖、菊粉等。一边补菌,一边喂菌,效果更佳。
5. 注意保存方式
益生菌怕热、怕潮、怕光。开封后必须冷藏,避免存放在高温环境下,否则活菌大量死亡,吃了也白搭。
想让肠道好,不一定非靠补充剂。合理膳食、规律作息、少糖少油,才是维护肠道健康的根本之道。
日常生活中,这些食物天然富含益生菌或益生元:
酸奶(注意选择含活菌的)
泡菜、纳豆、味增
香蕉、洋葱、燕麦(含益生元)
相比动辄几十元一盒的益生菌粉,一碗自制酸奶+燕麦,既养菌又省钱。
很多人吃益生菌是出于“肠胃不好就吃点”的惯性思维。但医学上,益生菌的使用是有范围、有对象、有周期的。
长期无节制服用,不但没好处,还可能引发副作用。
如果你正在服用益生菌,或者准备开始吃,不妨先问自己:真的需要吗?吃法对了吗?是否咨询过医生?
吃益生菌不是越勤越好,而是越“对”越好。
来源:衷古医
更新时间:2025-10-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