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七君子”到新中国首任女司法部长,她凭什么?

你能想象吗?一个民国时期的女子,拒绝包办婚姻,冲破封建牢笼,不仅成为大上海著名律师,还因领导抗日救亡运动被捕入狱,成为震惊中外的“七君子”之一,后来更是新中国的首任女司法部长。她,就是史良。史良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每一段经历都堪称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

1900年,史良出生在江苏常州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父亲是私塾先生,虽家境贫寒,却给了史良良好的启蒙教育。14岁时,史良才正式进入武进县立女子师范附小读书 ,但她从小就展露出非凡的勇气和主见。7岁那年,母亲将她许配给一个刘姓人家,可长大后的史良得知此事,竟以绝食抗争,成功让母亲要回庚帖,挣脱了包办婚姻的枷锁。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常州学联罢课响应。身为武进女子师范学校学生会会长兼全县学联副会长的史良,自然冲在前列。学校贴出“停办令”,妄图扼杀学生运动,史良和同学们愤怒地撕下“停办令”,去找劝学所所长理论。所长推脱是县知事的决定,史良等人便直奔县衙门。县知事避而不见,还捆绑了史良的父亲威胁她。史良毫不畏惧,和同学们一起涌入质问,最终迫使县知事收回成命,这场胜利让史良看到了群众的力量。

1922年,史良进入上海法政大学学习法律 ,她深知在那个时代,法律或许是为受欺压百姓发声的有力武器。1927年毕业后,史良因顶撞国民党官僚而被关进监狱 。在狱中,她目睹了共产党员的坚贞不屈,深受触动,也看清了国民党统治的黑暗。在蔡元培的保释下,她重获自由。

1931年,史良成为一名律师 ,她秉持正义,免费为穷人打官司,还积极营救被捕的共产党员,邓中夏就是其中之一。1933年,邓中夏被捕,史良全力营救,虽暂时让邓中夏获得交保释放的机会,可因叛徒出卖,邓中夏最终英勇就义。这一事件让史良更加坚定地投身爱国救亡运动。

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史良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参与发起成立上海妇女界救国会、上海文化界救国会 ,并成为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的重要成员 。她四处奔走,宣传抗日,却因此被国民党政府逮捕,成为“七君子”中唯一的女性 。在狱中,史良拒绝敌人的诱降,把法庭变成宣传抗日的讲坛。在全国人民的声援和中共中央的敦促下,“七君子”最终获释。

抗战胜利后,史良继续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而斗争。新中国成立后,她担任首任司法部部长 ,参与制定新中国第一部大法《婚姻法》 ,废除封建婚姻制度,保障妇女权益,为新中国司法事业奠定基础。

史良的一生,是为正义、为民族、为妇女解放不懈奋斗的一生。她从一个反抗包办婚姻的少女,成长为新中国的重要领导人,每一步都充满艰辛与坚持。她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女中豪杰”,她的故事,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中国近代史:精装典藏 ¥36.8 购买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8

标签:首任   县知事   救亡运动   中夏   司法部长   学联   狱中   新中国   国民党   上海   中国   婚姻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