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功德林战犯所处死了5名国军将领,这5人为何没改造成功?

“报告!张卓又在牢房里刻字!”1951年元旦刚过,功德林监狱管理员攥着半截铅笔冲进办公室。铅笔杆上歪歪扭扭刻着 “不成功便成仁”六个字,笔尖残留的暗红色像是蘸了血。典狱长摘下眼镜擦了擦: “给医务室打电话,别让人死了——尤其是他。”这个 “他”字咬得格外重,窗外的乌鸦扑棱棱飞过铁丝网,远处隐约传来早春的惊雷。

这座前身是北洋陆军监狱的功德林,此刻关押着三百余名国民党战犯。暖气管嘶嘶作响的走廊里,贴着白底红字的标语 “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有意思的是,最顽固的五个人竟都留着相似的八字胡——杨清海、张国勋、张卓、邓子超、陆荫楫,他们将在接下来的四个月里陆续走向刑场。

杨清海的牢房总飘着雪花膏味儿。这个曾给日本人当翻译的东北汉子,1945年摇身变成抗联副司令,却在妓女辛爱玉的枕边风里倒戈。1950年冬审时,他梗着脖子嚷: “老子睡个窑姐咋了?当年在哈尔滨,哪个爷们不逛堂子?”审判员把泛黄的档案拍在桌上: “1946年3月12日,你带人摸黑端了双城联络站,十二个同志的血流了半条街!”雪花膏瓶子 “咣当”摔碎在地,就像他破碎的投机人生。

独眼龙张国勋总爱把假眼珠抠出来把玩。武汉会战打丢右眼那会儿,他确实算条汉子,可惜进了军统就变了味。重庆白公馆的地牢里,他发明的 “烟熏活人”酷刑让上百进步青年咳血而亡。管理员老周有次逮到他对着墙上的蒋介石油画敬礼,抬脚踹翻搪瓷碗: “还做梦反攻大陆呢?”他抹了把脸上的菜汤,独眼冒着凶光: “校长早晚打回来!”

要说最会折腾的当属张卓。这个蒋介石的 “北伐老狗”,在牢里发明了用饭勺挖墙的绝活。有次放风时,他突然扯着嗓子唱黄埔校歌,三十几个战犯跟着嚎,震得麻雀乱飞。被关禁闭前,他冲看守吐唾沫: “当年在南昌,你们毛委员还得管我叫长官!”殊不知他引以为傲的 “策反成绩”,是1949年活埋了十八名准备起义的滇军军官。

邓子超的案卷里夹着张发黄的黄埔一期合影。照片上站在周恩来身后的青年,后来成了江西 “剿共”急先锋。1945年上高会战打得漂亮,庆功宴上他却把逃难百姓当活靶子取乐。公审大会上,老表抖着血衣哭诉: “我闺女才十四,被这畜生吊在城门三天!”他倒是硬气,临刑前还要了碗酒: “痛快!比在功德林喝刷锅水强!”

最狡猾的属陆荫楫。这个白崇禧的拜把兄弟,广西剿匪时把红军伤员塞进竹笼沉江。镇反运动开始后,他居然混进扫盲班当教员,直到有学员认出他脖子上的刀疤。被拖出教室时,他踹翻课桌大骂: “老子杀共匪的时候,你们还在娘胎里!”

五声枪响过后,监狱菜园的梨花开得正好。炊事员老赵边摘菜边嘟囔: “这帮孙子,白菜汤里飘点油星都要闹,吃枪子倒痛快了。”典狱长望着空出来的五间牢房,突然想起杨清海被带走前说的那句: “早知今日,当年就该跟日本人去台湾。”这话让人后脊发凉——原来有些人的反动,早在选择当墙头草时就注定了。

功德林的高墙外,长安街上正庆祝五一劳动节。腰鼓队欢腾的节奏里,罗瑞卿部长签发了最后一份特赦令。活下来的战犯们后来才知道,杜聿明在战犯管理所帮解放军画淮海战役地图,王耀武主动交代了济南城防机密。这些真正改造成功的人,都明白了一个道理:认罪不是认输,而是给自己重活一次的机会。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19

标签:战犯   淮海战役   北洋   双城   牢房   国军   将领   汉子   蒋介石   铅笔   监狱   当年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