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数据,是一个地区发展的晴雨表,它无声却有力地诉说着背后的故事。当我们将目光聚焦东北,那一连串不断下降的数据,着实令人惊叹。
先看整体数据,2010 - 2024年,短短14年间,东北人口累计减少1456万人 ,这个数字相当于1.4个海南省或1.5个沈阳市的体量,甚至超过了武汉、郑州、苏州等人口大市。到如今,东北总人口已经回到了上世纪80年代的水平。
再分省份来看,辽宁在这14年里减少了223万人口,吉林减少429.3万,黑龙江则减少了804.3万。从降幅来看,辽宁常住人口减少了5%,还具备一定的人口韧性;而吉林减少15%,黑龙江减少21%,下降势头之猛、幅度之大,远超预期。目前,整个东北仍然没有一座千万人口大市。就拿黑龙江来说,14年时间减少的800万人口,几乎等同于少了1.2个南昌或贵阳的人口,或者说减少了0.8个长沙或合肥。
从人口变化的原因来看,自然人口负增长和本地人口净流出是两大关键因素,黑龙江便是集两者为一体的典型。过去10年,黑龙江人口净流出速度虽有所放缓,但自然人口负增长却不断加剧。在2020年之前,黑龙江每年人口净流出数量都在50万以上,最高的一年甚至达到77万人。而最近三年加起来合计净流出不到40万人,最低的一年仅有8万人左右。然而,它的生育形势却愈发严峻,2023年黑龙江出生率仅有2.92‰ ,相比之下,人口形势严峻的日本、韩国仍有5‰以上。出生率走低,老龄化率走高,使得自然人口加速下降,2015年首次出现负增长, 2023年负增长超过20万。
同时,强省会未能形成有效的“护城河”,无法托底全省的人口大盘。在中西部省份,虽然总人口减少,但省会凭借强虹吸效应仍能保持增长,成为全省人口的蓄水池和护城河。辽宁、吉林也是如此,辽宁的沈阳、大连两大副省级城市,吉林的长春,是过去10多年来东北仅有的3个人口正增长城市。但黑龙江却比较特殊,不仅普通地级市人口在萎缩,就连有着副省级城市定位的省会哈尔滨也未能幸免,是过去10多年间唯一人口下降的省会。
另外,黑龙江肩负着我国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的重任,其支柱产业以石化、能源、装备、食品为主,这些传统产业对劳动力的吸引力并不强。尽管黑龙江在航空制造、生物医药方面实力不弱,坐拥哈尔滨航空集群、绥哈大齐生物制造两大国家队集群,但这些新兴产业体量不大,能提供的就业岗位相对有限。
人口流失还会形成“负向循环”效应。净流出的几乎都是年轻人,年轻人减少,势必加剧生育的紧张态势,进而进一步拖累人口结构,如此恶性循环。
从数据来看,东北人口下降的夸张程度不言而喻,这背后所反映出的经济、社会等多方面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与探讨,如何破局也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
贝德美儿童洗发水宝宝 ¥41.9 购买更新时间:2025-05-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