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纪念,就是把他开创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青春遇见思政课 吉林

今天是毛泽东同志逝世49周年。

1919年的年初与年末,26岁的毛泽东都是在北京度过的。“我自己在北平的生活是十分困苦的。我住在一个叫三眼井的地方,和另外七个人合住一个小房间,我们全体挤在炕上,几乎透不过气来。每逢我翻身都得预先警告身旁的人。不过在公园和故宫的宫址我看到了北国的早春,在坚冰还盖着北海的时候,我看到了怒放的梅花。北京的树木引起了我无穷的欣赏……”

在北京的严寒里,青年毛泽东驻足于冰雪之间,在一片银装素裹中,凝视若火焰般绽放的红梅,满心欣赏,热血沸腾。

谁是毛泽东同志的领路人?

在1949年3月“进京赶考”的路上,离北平越来越近时,毛泽东感叹道:

“30年了!30年前我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而奔波。还不错,吃了不少苦头,在北平遇到了一个大好人,就是李大钊同志。在他的帮助下,我才成为一个马列主义者。可惜呀,他已经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是我真正的老师,没有他的指点和教导,我今天还不知在哪里呢!”

在与斯诺谈话时,毛泽东也很动情地说:“我在李大钊手下担任国立北京大学图书馆助理员的时候,曾经迅速地朝着马克思主义的方向发展。李大钊是我真正的老师。”

“北漂青年”找到了什么?

1918年8月下旬,暑气未退,八个湖南青年挤在北京胡同里一间长不到一丈、宽仅八尺的小屋中,大被同眠,晚上实在想翻个身,得拍拍两边的人打声招呼,勉强活动一下。“蜗居”于此的,便是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等8名新民学会会员,这是25岁的毛泽东第一次进京时的真实境况。

青年时期的毛泽东曾两次进京,第一次的“北漂”生活虽然艰苦,但在北大图书馆的短期工作让他逐步靠近马克思主义;等到第二次来京时,他便建立起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前两次进京时,毛泽东还是个20来岁的青年,在汲汲探寻救国之良方。第三次进京,56岁的毛泽东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领袖,站在天安门城楼上,以标志性的湖南口音向世界宣告——新中国诞生。

指挥的第一次军事行动

1917年11月,一支3000多人的北洋军被湘桂联军打败了,从衡阳溃退到长沙城南,由于不知城内虚实,在猴子石一带徘徊。实际上,当时长沙是一座空城,只有少量地方警察维持治安,没有驻军。猴子石距离湖南一师不到五公里。因此校内人心惶惶,很多人准备收拾东西到山上躲避兵灾。

一师学子毛泽东力主依靠学生自愿军歼灭这支溃军。校长认为毛泽东讲得有道理,让他全权指挥这次军事行动。毛泽东带领200多名手无寸铁的学生自愿军,联合地方警察,趁着夜幕把溃军包围在猴子石的山下,又是鸣枪,又是在油桶中大放鞭炮,营造千军万马的声势。同时喊话:“你们被包围了,缴枪不杀!”吓得溃军纷纷缴械投降。一场兵灾,化于无形。时人称赞毛泽东浑身是胆。这是毛泽东平生指挥的第一次军事行动。

第一次游学去了哪?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中国古代学者推崇的求知方式,青年毛泽东亦是如此。在湖南第一师范学习期间,为了深入了解社会、增长见识、探寻改造社会的方法,毛泽东有过几次“游学”经历。其中,1917年暑假的一次游学活动历时最久、行程最远、效果甚大。

7月中旬,毛泽东与一个名叫萧瑜的学生同行,踏上了行程。他们仅带着换洗的衣服、一把旧雨伞、笔记本、毛笔和墨盒等简单用品就出发了。历时一个月,他们步行漫游长沙、宁乡、安化、益阳、沅江5个县,行程900余里。这次“游学”,未带一文钱。一路接触城乡社会各阶层的人,了解一些风土民情,获得了许多新鲜知识。最后由于沅江涨水,部分民房和道路被淹,行程被迫中断,8月16日,他们回到了长沙城。

毛泽东后来回忆说,“我们走遍了这五个县,没有花一个铜板。农民们给我们吃的,给我们地方睡觉;所到之处,都受到款待和欢迎”。在聊天交流中,农民们纷纷诉说自己长年辛苦劳作,却连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的苦难经历,给毛泽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深深的触动。也为他日后思想的成熟奠定了一定基础。

第一篇公开发表的文章是谈什么的?

毛泽东一生发表了大量文字,有趣的是,他第一篇公开发表的文章,是谈体育的——1917年4月1日,《新青年》第3卷第2号刊发《体育之研究》一文,全文约7000字,作者署名为“二十八画生”。这是毛泽东的笔名,“毛泽东”这3个字的繁写体总共的笔画数,为28画。

《体育之研究》中运用大量历史、哲学、心理、生理、解剖等知识,对体育本质、原理、方法、价值等进行了精辟的分析和研究,全面阐述了“健身救国”的体育思想。此外,毛泽东还向读者详细介绍了自己编的一套体操,融汇了八段锦、体操、拳击、气功等各种运动之长,包括手、足、躯干、头部和打击、跳跃等动作,能使全身获得均衡的发展。

在毛泽东看来,体育不仅是锻炼身体,更是磨砺意志。新中国成立后,蔡和森的妹妹蔡畅曾回忆说:一个暴雨雷电大作的夏夜,毛泽东湿淋淋地闯到岳麓山下的蔡和森之家,原来他刚从山上跑下来,就是为了体会《书经》上“纳于大麓,烈风暴雨弗迷”的境界。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伟大奠基者,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是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伟大国际主义者。

一百多年前,毛泽东同志说:“我们总要努力!我们总要拼命的向前!我们黄金的世界,光华灿烂的世界,就在前面!”今天,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伟大事业正欣欣向荣,他们追求的伟大理想正在变成现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只争朝夕、顽强奋斗,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奋勇前进!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1

标签:历史   事业   北平   北京   湖南   沅江   青年   马克思主义   体育   同志   长沙   行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