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第二届国际绿碳科学大会(ICGC 2025)在青岛开幕。本届大会由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以下简称“青岛能源所”)、山东能源研究院、青岛新能源山东省实验室联合主办,以“创新绿色低碳科技,赋能碳达峰碳中和”为核心主题,汇聚了来自全球22个国家绿色低碳技术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绿色生物制造、绿色能源化工、太阳能光电转化与利用、先进生命周期评价等前沿领域展开深入研讨,共同探索绿色低碳发展科学路径,将持续至16日。
山东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王宝立,青岛市科学技术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杜民,青岛能源所所长/山东能源研究院院长吕雪峰出席开幕式及大会相关活动,大会由青岛能源所副所长江河清主持。来自山东省科学技术厅等主管部门,国内外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300余位代表共同出席本次大会。
作为本届大会的重要环节,备受瞩目的首届“绿碳杰出成就奖”颁奖典礼举行。该奖项由大会与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绿碳(英文)》(Green Carbon)共同发起设立,旨在表彰在绿色低碳研究领域作出里程碑式贡献的科学家,激励全球科研工作者投身绿色碳科学的研究与创新,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动可持续发展提供科研支撑。
奖项评选严格遵循公平、公正、权威原则,历经全球专家提名、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终审委员会决议,确定获奖者名单。在绿色化学领域,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何鸣元作为我国绿色化学与化学工程奠基人,率先建立“绿色碳科学”理论框架,提出以碳资源全生命周期管理为核心的全新跨学科学术范式,链接基础化学原理与产业应用,为碳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关键科学指引;在绿色生物制造领域,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学教授谭天伟是中国生物化工领域的领军者,以创新驱动生物炼制行业变革,系统推动我国绿色生物制造体系建设与发展,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方案”;在绿色能源材料领域,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教授米夏埃尔·格雷策尔(Michael Grätzel)是第三代光伏技术的开创者,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到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两次革新全球光伏技术,构建起从基础原理到工业应用的完整创新链条。
14日,何鸣元、谭天伟、米夏埃尔·格雷策尔(Michael Grätzel)分别带来三场主旨报告。大会同步设立“绿色生物制造”“绿色能源化工”“太阳能光电转化与利用”“先进生命周期评价”四个平行分会场,分别进行122场口头报告。
本届国际绿碳科学大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全球绿色低碳科技领域的前沿成果展示、思想碰撞与合作交流搭建了高水平的国际平台,更通过首届“绿碳杰出成就奖”的设立与颁发,彰显了科研创新在绿色发展中的引领作用,为全球绿色低碳领域研究树立了标杆,将进一步推动绿色碳科学进步,助力人类迈向绿色未来。
更新时间:2025-09-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