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初,加拿大政府突然宣布对含中国成分的钢铁产品加征25%的关税,唯独将美国排除在外。这一道貌岸然的政策出台后,政坛一片哗然,国际市场亦为之震动。
谁都看得出,这不是经济动作,而是一场赤裸裸的“选边站”。可就在加方认为可以讨好美国、换来关税豁免时,谁也没料到,中国的反应竟如此迅猛、精准且“致命”。
8月12日,中国商务部对加拿大油菜籽祭出重锤,征收高达75.8%的反倾销保证金。这份公告如同一盆冰水,瞬间浇灭了加拿大农民们对丰收季节的所有幻想。
萨斯喀彻温省的农场主们原本还在为即将收割的油菜籽做准备,谁知市场一夜之间变了天。加拿大油菜籽理事会主席甚至直言,这项措施“几乎关闭了通往中国的市场大门”。
中国市场一向是加拿大油菜籽的第一大买家,占总出口量近半。2023年出口额接近50亿加元,2024年前七个月也维持着强劲势头。此时的“断供”,无异于将整个加拿大农业产业链推向风口浪尖。
阿尔伯塔省一名农民眼睁睁看着自家即将收割的作物价值缩水近9万美元,心中五味杂陈。这是他们几年的血汗换来的辛劳,却因一纸政策瞬间蒸发。
中方的反制并未止步于此。卤化丁基橡胶、豌豆淀粉成为紧随其后的“下一拳”。这些产品涉及汽车制造、食品加工等多个领域,打击面广、杀伤力强,让加拿大制造业也跟着叫苦连天。
一时间,加拿大国内多地出现农产品滞销、原材料价格飙升等问题,农业与工业双线受挫。卡尼政府顿时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
面对如此局势,卡尼也坐不住了。8月14日,他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声明,承认中方反制产生“巨大冲击”,并表示希望恢复“建设性对话”。然而,中方并未予以回应,态度冷静而坚定:不是不谈,而是时机已过。
更让加拿大尴尬的是,原本以为“牺牲中国”换来美国的信任,结果却连美国也没给面子。8月1日,美国政府宣布对加拿大钢铝产品加征35%的关税,打得加拿大措手不及。这一拳彻底打碎了卡尼政府幻想中的“双赢”,现实却是“两头失利,损兵折将”。
与此同时,中国早已悄然布局新的供应链。就在8月18日,中粮集团与澳大利亚签订首批5万吨新季油菜籽订单,单价不超过600美元/吨,11月起装船交付。
这是中国五年来首次大规模采购澳洲油菜籽,背后显然不仅是市场行为,更是一场战略性的供应链重构。澳大利亚从中尝到了甜头。作为全球第二大油菜籽出口国,澳洲原本因缺乏机会难以进入中国市场,如今却抓住了加拿大“自毁长城”的空档,迅速填补了市场空白。
后续15万吨以上的试运协议正在谈判中,澳方农业部更是表示“植物检疫谈判进展顺利”,一副志在必得的姿态。加拿大则陷入了真正的危机。油菜籽库存激增30%,产地加工厂开工率骤降至60%,期货市场价格暴跌6.5%。
原本每吨进口成本为4466元的油菜籽,因加税后成本飙升至6400元以上,涨幅超过43%,进口优势瞬间归零。中国沿海油厂甚至开始停工停产,菜粕供应紧张,水产养殖市场受到波及。
更严重的是,中方还正式向世界贸易组织(WTO)提起诉讼,指控加拿大钢铁进口配额政策存在歧视性倾向。加拿大缩减了中国钢铁的进口配额高达40%,却对美国产品网开一面。此举不仅违反WTO非歧视原则,也暴露了加方在外交政策上的“左右为难”与“脚踩两只船”。
加拿大的政治系统也因此风声鹤唳。农业大省议会提出不信任案,安大略省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长公开指责联邦政府。加拿大商会联合120家企业上书总理办公室,呼吁“立即修正对华政策”。民意支持率则应声下跌5个百分点,卡尼政府的执政基础也受到空前挑战。
此时的加拿大,已经不仅是经济受损,更是国家信誉与国际地位的动摇。农民怒火中烧,企业叫苦连天,地方政府焦头烂额,而联邦政府却依旧迟疑不决、反应迟缓。
农业部长推脱称“仍在等待更多细节”,总理办公室则干脆不作回应。这种“拖延+回避”的态度,让民众对政府失去了最后的耐心。在中国方面,反制措施既有力度也有节奏。不仅精确打击加拿大的核心产业,更通过与澳大利亚、俄罗斯、蒙古等国的合作,实现供应链的多元替代。
这不仅是对加方的反击,更是对全球传递的一个信号:中国不再依赖任何单一国家,任何损害中国利益的行为都将付出代价。加拿大原本拥有全球最优质的油菜籽品种,地理位置和技术储备也占尽优势。但在国际博弈面前,一系列短视的政治操作却让这份优势灰飞烟灭。
失去中国市场的油菜籽,将堆积在仓库发霉腐烂,而澳大利亚却在这个窗口期乘风而起,成为最大赢家。早在6月,中国驻加拿大高级外交官就明确表示,若加拿大取消其歧视性关税,中方可考虑调整反制措施。这是一次明确的机会窗口,可惜加方视而不见。
加拿大油菜籽产业覆盖超过1200万英亩的土地,为20万人提供就业,年出口额高达280亿加元。这不是一个可随意牺牲的产业,却被渥太华轻易地推上了地缘政治的赌桌,结果只能是鸡飞蛋打。
在全球贸易格局剧烈变化的当下,任何国家都不能再幻想“押宝一个大国”就能安然无恙。中方此次反制既是对加拿大的警示,也是对其他国家的提醒:做中国的合作伙伴可以共赢,做中国的对手则必将自食苦果。
如今,加拿大的农田仍在金黄地起伏收割,而港口的仓库却再也挤不出一袋油菜籽的空间。远在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农场主们,已经在为即将启程的货轮欢呼雀跃。这场中加博弈,谁是赢家,谁是输家,已经无需多言。
这场贸易风波的背后,是一国政府决策失误的代价,也是中国在全球贸易博弈中展现出的坚定与智慧。中方用实际行动告诉世界,做不好朋友的国家,也别想轻易当敌人。
信息来源:
[1]“罚了”加拿大,中方转头找澳大利亚买油菜籽 观察者网
[2]反倾销,中方对加拿大油菜籽征收保证金 环球时报
更新时间:2025-08-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