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保定市24个区县财政收入数据陆续公布,为观察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在已公开的20个区县中,涞水县、顺平县、涿州市、安国市因统计口径调整尚未发布完整数据,其余地区呈现阶梯式分布特征。
莲池区、高碑店市、徐水区分别以32.8亿元、25.93亿元、22.85亿元位列第二至第四,展现出主城区和重点县域的强劲经济动能。竞秀区、清苑区紧随其后,财政收入均突破10亿元大关。值得注意的是,定州市以35.05亿元蝉联榜首,成为保定地区首个突破35亿元财政收入的县级单位,凸显其作为省直管市的特殊地位。
作为保定市唯一的省直管县级市,定州市2024年财政收入再创新高,35.05亿元的成绩较上年增长8.2%,连续五年保持全市领先。这得益于其"京津冀节点城市"的区位优势,依托京广铁路、京港澳高速构建的立体交通网络,形成了装备制造、能源化工、现代物流三大百亿级产业集群。
特别是长城汽车定州生产基地的产能释放,带动零部件配套企业税收贡献超6亿元。同时,定州经济开发区通过"标准地+承诺制"改革,年内新增规上企业12家,贡献税收增量1.8亿元。在民生支出方面,财政投入占比达78%,重点支持了48个老旧小区改造和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实现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
定兴县以10.74亿元财政收入位居第七,较上年提升两个位次,成为保定北部县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作为"首都农产品供应圈"核心县,该县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全年贡献税收3.2亿元,其中喜之郎生产基地单厂纳税突破8000万元。
随着京雄保国际智慧港投入运营,物流仓储企业税收同比增长45%,形成新的增长极。特别在科技创新领域,县政府设立2000万元专项资金,培育出智同生物、中科锂电等6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高新技术产业税收占比提升至31%。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带动土地出让收入增加1.3亿元,为县域财政注入新动能。
博野县以3.92亿元位列第十九,虽然总量排名靠后,但9.6%的增速位居全市第三,展现出后发优势。这个传统农业县通过"特色产业突围"战略,橡胶输送带产业税收突破亿元,占全县财政收入比重达26%。投资5亿元的程委现代农业示范区建成投产,带动农产品深加工税收增长38%。
在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政策支持下,整合涉农资金2.1亿元,实施78个基础设施项目,土地增值收益反哺财政3000余万元。值得关注的是,该县创新推行"飞地经济"模式,与雄安新区共建产业园,已吸引9家配套企业入驻,预计明年可新增税收2000万元。
从保定市财政版图观察,区域经济发展呈现"中心集聚、多点突破"的特征。主城区与环雄安地区保持强劲增长,莲池区金融服务业税收占比提升至41%,徐水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税收贡献超5亿元。县域经济中,高碑店市依托国家农高区政策优势,现代食品产业税收增长22%;满城区通过纸制品产业转型升级,税收质量显著改善。
对于涞水、顺平等尚未公布数据的县市,其财政表现将直接影响保定市域经济均衡发展进程。整体来看,保定正通过"强心战略"与"县域振兴"双轮驱动,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格局中构建更具韧性的财政体系,为高质量发展积蓄持久动能。
更新时间:2025-04-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