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贴文
这是特朗普在美国时间昨天上午十点半发的一条贴文,内容翻译过来就是:“我们许多盟友与友邦将5月8日作为胜利日庆祝,但我们(注:指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取得的胜利成果远超任何国家。我特此将5月8日更名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日",11月11日定为"第一次世界大战胜利日"。我们赢下了两场大战,论实力、勇气或军事韬略都无人能及——但我们却从不庆祝任何胜利!这是因为我们已不再有懂得如何庆祝的领导者!我们将重新开始庆祝属于我们的胜利!”
这里的“5月8日胜利日”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战胜利日”,即纪念1945年5月8日23:01纳粹德国投降书生效的日子。当日欧美各国民众自发涌上街头庆祝战争结束,伦敦、巴黎、纽约等城市举行了盛大的游行和集会。时任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也在广播中宣布:“战争在欧洲结束了。”注:由于时差原因,苏联方面要求德国在柏林再次签署投降文件,因此5月8日在西方被定为胜利日,而苏联及后来的俄罗斯则因时差关系将5月9日定为“卫国战争胜利日”。
然而,尽管5月8日被视为欧洲解放的象征,但欧战胜利日并不意味着全球战争的完全终结,太平洋战场仍在继续,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才真正结束。
贴文中的11月11日则是美国退伍军人节,起源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11月11日,协约国与德国签署《康边停战协定》,标志着一战正式结束。次年,美国总统威尔逊宣布11月11日为“停战日”,以纪念战争的结束与和平的到来。1938年,美国国会正式将11月11日定为法定假日,仍称为“停战日”,主要纪念“一战”老兵。然而,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朝鲜战争的爆发,美国退伍军人数量大幅增加。1954年,在退伍军人组织的推动下,国会将“停战日”更名为“退伍军人节”,以涵盖所有曾在美军服役的军人,而不仅仅是“一战”老兵。
总的来说,将欧战胜利日更名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日",特朗普的这种叙事实质是抹杀反法西斯同盟集体贡献,将复杂的历史简化为"美国单方面胜利"的神话,其心可诛。而对一战胜利的标榜更显荒谬,美国1917年才参战,西线战场决定性力量仍是英法联军,你只能说美国的参战撼动了本就经济与资源濒临枯竭的各国天平,加速了同盟国的崩溃。这种操作与其说是历史正名,不如说是将国家记忆武器化的策略。还得再说一句,其心可诛!
更新时间:2025-05-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