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把多动症归到“躁动”“失慧”的范畴,认为它本质上是阴阳失衡、神不守舍的表现。为啥会这样呢?根源还是五脏六腑出了问题。
咱们都知道,脾是后天之本,要是脾胃不和,营养吸收不好,孩子体质就差,精神状态能好吗?学习能不受影响吗?
所以,脾胃的健康运化对孩子来说太重要了,直接关系到孩子有没有健康的身体,去应对越来越繁重的学习任务。
那么,脾虚为什么会诱发多动症呢?
1. 气血生化不足:脾为后天之本,脾虚则气血生成不足,心神失养,出现注意力涣散、烦躁不安。
2. 痰湿内生扰神:运化失常导致痰湿停滞,上蒙清窍,表现为坐立不安、多言多动。
3. 土虚木亢生风:脾土不固则肝木亢盛,出现冲动易怒、肢体躁动等风动症状。
上个月接诊了一个7岁的小男孩,去年秋天上一年级开始,就经常被老师投诉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破坏课堂纪律。
他的主要情况如下:
1.课堂和同桌打闹,生气后离座
2.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记不住,小动作多
3.考试发呆,成绩一二十分
4.情绪波动大,易发脾气
5.挑食厌食,大便干结,舌尖红、苔白腻
辩证:脾虚肝旺,肝火犯脾。
开方:党参、白术、茯苓、陈皮、半夏、钩藤、天麻、远志、焦三仙、炙甘草。
上周第三次复诊,妈妈带来好消息:孩子食欲和大便均好转,最近10天没有再出现课堂离座现象,感觉孩子懂事了,老师也表扬孩子进步很大。
四件事坚持做,养好孩子脾胃:
1.规律三餐,晚餐七分饱,睡前两个小时禁食
2.晚上10点前睡着,保证9小时睡眠
3.每天30分钟户外运动
4.忌:冷饮奶茶、油炸食品、高糖零食
更新时间:2025-04-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