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日,我家小妞正式开始了她“期待已久”的幼儿园生活。从第1天满怀好奇、主动走进校门,到第2~3天出现明显的抗拒情绪,再到第4天从一开始坚决不去转为主动要求上学,并最终爱上幼儿园——仅仅四天时间,她平稳度过了分离焦虑期。
这期间我们经历了什么?有哪些值得分享的方法?我将以日记结合经验总结的形式,为即将入园或正处于分离焦虑阶段的孩子家长提供参考。
01 四天陪伴女儿度过分离焦虑全记录
9月1日|第一天:新鲜与期待,毫不犹豫走进校园
女儿七点就主动起床,兴奋地准备去幼儿园。我送她到校门口,她毫不犹豫地跟着老师进去了,甚至没有回头。我既欣慰又有些失落。
接她放学时,她说“很开心,但也想妈妈”,中午没睡着。晚上洗澡和睡前,她第一次说出“不想去幼儿园”,我已有心理准备,温柔安抚她入睡。
9月2日|第二天:出现抗拒,靠“朋友和老师”打动她
早上她明确拒绝去幼儿园。我没有强迫,而是共情她的感受,然后拿出老师前一天发的照片,一一讲解。
当她指着一位玩滑梯的小女孩说“是朋友”时,我立刻强化:“你太棒了!才一天就交到朋友!她一定会想你的。同时,老师也会想你,他们都好喜欢你呢!何老师还表扬你吃了两碗饭。”
借助“社交成就感”和“老师表扬你吃了两碗饭”的动力,她终于愿意出门。尽管在校门口仍有些犹豫,但老师接过她时,没有强烈反抗。
9月3日|第三天:情绪爆发,但坚持告别不偷偷离开
这天她抗拒更明显。爸爸用“我也好想上幼儿园”幽默化解,一路逗笑她。但到了教室,她紧紧抱住我不放,趁老师想方设法接过她后,我认真和她告别:“妈妈晚上早点来接你。”
尽管听到她大哭,但我没有返回。放学我提前排队第一个接她。晚上她依然说“不想去”,但我持续给予理解和安慰。
9月4日|第四天:转折点,从拒绝到主动
早上她坚决不去。我调整策略,带她去社区活动中心玩耍。看到只有老人和婴儿,她感到无聊。我借机说:“你看,只有小宝宝才在这里,大孩子都上学去啦。”
又提到哥哥刚开始也不愿去幼儿园,后来爱上幼儿园的经历,并强调“幼儿园有更多朋友和好玩的东西”。
玩了近20分钟,当我提出“爸爸上班去了,哥哥上学去了,妈妈也要听课,写文章去了”时,她竟然轻松愉悦的说:“那你去呀!”
“那你呢?”我好奇地问。
“我去上幼儿园呀!”这一幕,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于是我们一起唱着“爸爸妈妈去上班,我呀要上幼儿园……”,开开心心地去了学校。
从这天起,睡前不再念叨“不去幼儿园”。
9月5日|第5天及之后:自信融入,爱上幼儿园
上周五,第五天,她平静入园,周末还主动说“喜欢幼儿园”。
这周开始,她每天都开开心心地去上幼儿园。并经常念叨“我喜欢幼儿园”,甚至还说:“我喜欢爸爸,也喜欢妈妈,但我更喜欢幼儿园。”
看来女儿的分离焦虑期已顺利度过啦!
02 十大缓解分离焦虑的有效方法
(1)提前熟悉环境,减少陌生感
早在上个学期,我便偶尔带她在放学时段去幼儿园玩耍,让她熟悉场地和玩具,建立期待。
(2)积极参加亲子体验活动,认识老师和同学
幼儿园组织的新生体验活动我们都积极参与,帮助她建立初步的新鲜感感。
(3) 借助绘本心理预热
孩子入园前,我们共读了《上幼儿园的20个好理由》、《妈妈去上幼儿园》、《我很担心》、《妈妈,我还要上幼儿园》等绘本。通过故事中的幽默与共鸣,她理解了“为什么要上学”、“妈妈为什么会离开”、“在幼儿园会有很多朋友”。
4、接纳情绪,少讲道理多共情
当孩子说不想去幼儿园时,不要数落孩子不乖。“妈妈知道你会想我,我也想你”远比“幼儿园必须去”更有用。真正的接纳才能让孩子感到安全。
5、绝不偷偷离开、并遵守承诺
送孩子去幼儿园后,偷偷离开只会进一步增加孩子的不安全感。每一次告别都应明确而温柔,告诉她妈妈什么时候会来接她,并且兑现承诺。比如上周四我答应孩子会早点接她,本来4:30放学,为了排在第一个接她,我4:05分就早早地来到校门口排队。当女儿说下次还要第一个来接她时,我告诉孩子:妈妈会争取第一个来接她,但其他小朋友也希望爸爸妈妈第一个接,可能还有其他家长比妈妈更早,妈妈可能有时不是第一个,但妈妈保证,你一放学一定能看到我在队伍中等你(我之所以不轻易承诺第一个接她,怕万一哪天不是第一个就会让孩子失去信任,但我会尽量排在第一个,为孩子建立稳定的安全感)。
6、突出正面反馈,多表扬具体行为
“老师说你吃饭特别棒”、“你交朋友的能力太强了!”——具体的称赞会转化为孩子内心的动力。尤其当我昨天故意提高声音对爸爸和哥哥说:“妹妹今天都是自己进的幼儿园,都不用妈妈抱”时,女儿立刻接过话题说“明天我还是要自己进幼儿园,不要妈妈抱。”
7、引导孩子爱上老师
不要问“你最喜欢哪个老师”,这样容易会给孩子造成暗示,导致她可能喜欢其中一个老师而不喜欢另外一个老师。当我看到班级群老师公布孩子吃饭的情况,孩子添了饭时,便跟孩子说:“何老师和戴老师都说你今天吃饭特别棒。”“黄老师说你今天玩玩具很认真。”同时强化老师和妈妈一样都很爱她,都很喜欢她,孩子也越来越对老师有了亲近感。
8、 通过躲猫猫游戏建立安全感
妹妹上幼儿园之前,我们经常陪她一起玩躲猫猫的游戏,躲猫猫是孩子都爱玩的游戏,它能帮孩子理解“暂时看不见的东西还会回来”,适用于建立安全感。
9、 情绪激烈时暂不强求,灵活调整
如第四天孩子抗拒强烈,我便带她外出转移情绪,再顺势引导,比强行送更有效。
10、 减少电子产品使用,强化幼儿园的吸引力
我家很少让孩子接触视频类电子产品,在家以绘本阅读与玩具为主。孩子通过体验幼儿园后,会发现幼儿园才有朋友、有更多玩具、有新鲜事。
分离焦虑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自然阶段,父母的耐心、智慧和情绪稳定是最好的容器。用爱铺垫,用方法引导,孩子会比我们想象的更快适应。
#幼儿园分离焦虑 #育儿经验分享 #宝宝上幼儿园 #亲子教育 #开学适应
更新时间:2025-09-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