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大帝朱棣有三个儿子:长子朱高炽擅长治理内政,监国多年从未出错;次子朱高煦擅长带兵打仗,可以说是战功赫赫;三子朱高燧是墙头草,哪个哥哥厉害他就帮哪个。
三个儿子都这么有个性,这可让朱棣犯了难,他该选择谁来当继承人呢?
朱棣自己的皇位也不是顺位继承来的,而是通过靖难之役抢来的,因此他其实并不是很在乎自己的继承人是不是嫡长子。
因此,朱高炽这个嫡长子的身份,在朱棣眼中并不算优势。
不过,朱高炽从小就喜欢读书,在治国方面确实有一套,他甚至比朱棣更会治理国家。
从国家的角度来看,让朱高炽即位非常合适,但是朱高炽也有自己的弱点,那就是身体不好。
朱高炽从小就不爱运动,再加上皇室的生活十分奢靡,所以朱高炽能管理好国家,却不能管理好自己的身材,结果朱高炽就成了个“大胖子”。
人一旦胖了,就容易生一些“富贵病”,由于当时的医疗条件较为落后,所以一旦得了这些慢性病,这个人就相当于废了。
朱高炽身上就有不少慢性病,他也只是在强撑着活下去而已。朱棣去世的时候,朱高炽也已经病入膏肓。
朱棣早就知道自己这个太子身体不好,因此他曾经对次子朱高煦说:“太子身体不好,你得好好努力啊!”
朱高煦听完这话,还以为朱棣要将太子之位传给自己,从此便有了夺嫡之心。
朱棣到底有没有想过要让朱高煦当太子呢?他当然是想过的。
但是想要办成这件事并不容易,首先,太子朱高炽实在太厉害了,国家要是没了他,很可能要出大乱子。
如果朱高炽能顶替他大哥也行,可惜朱高煦好吃懒做,不学无术,根本没法替代朱高炽。
别说朱高煦不能替代了,就算朱棣亲自上,也不一定能做得像朱高炽一样好。
其次,朱高炽长期监国,朝中一帮老臣都比较偏向于让朱高炽即位。
朱高炽即位确实对他们有利,但朱高炽的治国实力也是人们支持他的重要原因。
如果朱棣想要更换太子,得先问问这帮大臣答不答应。
朝中的这些重臣,可都是支持太子的。
朱棣在纠结要不要更换太子时,朱高煦也没有闲着,他早就看这个大哥不爽了。
当初还在打仗的时候,朱高炽就密谋要害死朱高炽,如果不是朱高炽多长了个心眼,朱棣的靖难之役甚至都不会成功。
如果不是因为朱棣还用得到朱高煦,他肯定在那时候就把朱高煦给杀了。
当时,建文帝在方孝孺的建议下,使了一招离间计,他派人带着劝降的书信前往了北平,想要以此书信劝降朱高炽。
不过,朱允炆也没有天真到以为用一封信就能搞定朱高炽,他送信只是第一招,第二招才是关键。
他派人给朱高炽送信后,又派人到朱棣的军营里去散播谣言,就说朱高炽已经开城投降,打算与朝廷联手对付朱棣。
然而朱高炽非常聪明,他见这信是朱允炆送过来的,连打开都没打开,直接就把信和送信的人都给运到朱棣所在的前线去了。
而朱棣这边,宦官黄俨受朱高煦指使,将朱高炽与朱允炆用书信告诉了朱棣。
虽然朱棣很相信自己的儿子,但是说的人多了,朱棣心里也有点慌。
此时,朱高煦又来煽风点火,他告诉朱棣:“当初在应天城学习的时候,朱高炽确实与朱允炆的关系很好。”
就在朱棣犹豫不决时,朱高炽派人押送的人到了,朱棣看到未开封的信件后长出了一口气,这才相信朱高炽不会背叛他。
后来朱棣平定天下之后,他命令朱高炽带着弟弟朱高煦和儿子朱瞻基一起去朱元璋的孝陵祭拜一下。
孝陵前有很多台阶,朱高炽身材比较胖,而且脚上有伤,因此他上台阶的时候,需要两个小太监扶着才能上去。
即便如此,朱高炽还是在半路上摔了个跟头。
朱高煦看到后不但不去扶一下大哥,还在旁边笑话朱高炽走不了路。
朱高煦笑道:“前人失跌,后人知警”,颇有取而代之的意味。
不过,朱高炽的嫡长子朱瞻基此时正在二叔的身后,他给朱高煦来了一句“更有后人知警也!”
朱高煦被大侄子吓了一跳,但是他依然没有人数,还是一直在故意找朱高炽的茬。
公元1424年,朱棣在出征路上病逝,而京城内的朱高煦已经做好了谋反的准备。
只要朱棣一去世,朱高煦马上就能起兵逼宫,让朱高炽把皇位让出来。
这些大臣并不想看到这一幕,因此在朱棣去世后,众人秘不发丧,同时派出亲信,先去将此消息告诉朱高炽。
朱高炽得到消息后,马上开始调兵遣将,保护皇宫和整个北平城的安全。
等朱高炽做好准备之后,他才将朱棣去世的消息公之于众,而此时朱高煦再想起兵逼宫,已经不可能了,朱高炽安排的兵马也不是吃素的。
不久之后,朱高炽安葬了朱棣,举行了登基大典。
虽然朱高煦的逼宫计划失败了,但是他并没有放弃,因为他还有机会。
朱高炽身体不好,已是命不久矣,等朱高炽去世之时,朱高煦还有机会。
朱高煦的猜测没有错,朱高炽当上皇帝之后,比之前当太子的时候更累了,他的病情恶化速度也加快了不少。
公元1425年五月十二日,朱高炽病逝,享年四十八岁。
去年八月的时候,朱高炽才刚继位,这还不到一年的时间,朱高炽便驾鹤西去了。
朱瞻基也没想到父亲居然会这么快就去世,因此朱高炽去世时,他并不在北京,而是在南京。
南京距离北京可不算近,尽管朱高炽在弥留之际就已经派人去了南京,但是朱瞻基收到消息的时间还是比朱高煦晚了一些。
这一次,朱高煦决定直接半路劫杀朱瞻基,只要这个嫡长子除掉,那么接下来最有资格继承皇位的就是他了。
但是朱瞻基远比朱高煦想的要聪明,他猜到了朱高煦的计划,于是他直接换上平民衣服,悄悄穿过了朱高煦设置哨卡。
朱高煦还在寻找朱瞻基时,朱瞻基已经开始举行登基大典了。
不久之后,朱瞻基正式即位,朱高煦的篡位计划再次失败。
但是这一次朱高煦不服,在一番准备之后,朱高煦决定效仿父亲,从侄子手中夺取皇位。
但是朱瞻基可不是朱允炆,他朱高煦也比不上朱棣。
朱高煦发起的这场叛乱,就像闹着玩一样,朱瞻基很快便活捉了二叔一家。
一开始的时候,朱瞻基并没有下令杀掉朱高煦,只是将他们一家都废为庶人,并且软禁了起来。
虽然已经彻底输给了大侄子,但是朱高煦还是不服气。
有一回朱瞻基来看望二叔时,朱高煦突然发难,伸腿绊了朱瞻基一个跟头。
朱瞻基大怒,他算是彻底明白了,自己这个二叔就是彻底喂不熟的白眼狼。
就算自己对他们一家再好,朱高煦谋权篡位的心也不会变,如果不杀掉他,早晚会出事的。于是,朱瞻基狠下心来,下令杀掉了朱高煦,之后又杀掉了朱高煦的家人……
更新时间:2025-10-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