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中生肉?日本实验室培养出史上最大块人造鸡肉,技术或可用于培育人造器官

据《自然》杂志报道,日本东京大学竹内昌治团队成功培育出一块长7厘米、宽4厘米、厚2.25厘米、重达11克的鸡肉,大小与一个鸡块差不多。相关研究成果昨天发表在国际期刊《生物技术趋势》上。

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模拟血管循环系统的装置,能够利用细小的中空纤维将氧气和营养物输送至鸡肉的肌肉细胞,这一装置使科学家能够培育出最大长度达2厘米、厚度1厘米的肉块。

研究人员认为,这种中空纤维生物反应器为实验室培育整块的鸡肉、牛肉、猪肉和鱼肉铺平了道路。同样的技术也有潜力用于生产功能性器官。

中空纤维管(图源《生物技术趋势》)

所谓“培育肉”,是指利用动物细胞通过体外组织培养的方式而得到的肉类。比起传统通过宰杀饲养的家畜而得到的肉类,培养肉不需要广阔的畜牧用地,口感、风味可控,能够遵循更为严格的卫生标准。

实验室培育肉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是,难以将足够的营养和氧气输送到较厚组织中的肌肉细胞中来维持细胞的生命。因此,许多项目目前聚焦于培育类似肉糜的小块肉。

为了解决培育肉的“尺寸问题”,东京大学的竹内昌治教授构建了一种生物反应器,该装置将活细胞固定在凝胶中,并通过穿过凝胶的细小半透纤维向细胞输送氧气和营养物。

竹内表示,培育结构更大、更具组织性的肉块,有助于模拟鸡胸肉或鸡腿肉等肉类的质地和外观。“虽然小块或肉糜状的培育肉更容易生产,但它们可能无法完全还原真实肉块所具有的纤维结构和口感。”

目前,这种人工培育系统中的中空纤维在肉块培育完成后仍需人工去除。但科学家们正致力于用可食用的纤维素纤维取而代之,这种纤维可以留在肉中,用于调整肉的质地。可食用纤维还能带来其他可能性。例如,在培养基中添加锌和硒等营养元素,能够让肉制品具有增强老年人免疫力的功效。

竹内表示,如果资金充足,基于这一方法的产品将在五到十年内面市。由于生产成本较高,产品价格起初可能会高于传统鸡肉。“不过,我们正在积极开发可规模化的系统,如果成功,预计成本会大幅下降。”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0

标签:鸡肉   肉糜   生肉   凝胶   日本   研究人员   肉类   氧气   器官   装置   纤维   细胞   实验室   营养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