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谭明黎 黄华 通讯员 吴谆谆
专家学者野外考察现场
5月19日,参加第五届巴东国际地质灾害学术论坛的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余名专家、学者和特邀嘉宾齐聚巴东,考察巴东野外综合试验场和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等工作。
在巴东野外综合试验场,专家学者们近距离观察滑坡滑床、滑带和滑体,仔细查看试验场内各类原位监测设施及试验装备,详细了解了滑坡监测预警体系和地质灾害防治研究成果。
巴东野外综合试验场选址在三峡库区体积最大、危害性最严重的黄土坡滑坡体,是世界上唯一在大型水库滑坡体中开挖大型隧洞群开展原位地质勘察、科学实验和长期监测工作的试验场。
“这是一个智慧工程,通过构建‘天——空——地——深’立体监测网络,实现了对滑坡体的全方位实时监测。”来自长安大学的吕艳教授说,巴东野外综合试验场对黄土坡滑坡体的结构、成因、变形及其相关的研究等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对整个三峡库区乃至国内和世界范围的地质灾害科学预警和防治都具有重要推广借鉴意义。
“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巴东野外试验场内有很多先进的设施设备,这是一次宝贵而且很有意义的野外考察。”来自西班牙马德里理工大学的拉斐尔教授表示,此次考察为全球同行提供了宝贵的实地学习和交流机会,相关数据和研究成果也具有重要的国际参考价值。
考察荷花村熔岩地质
当天,专家学者们还来到巴东县信陵镇荷花村和大面山村,通过现场查看、听取介绍、交流讨论等方式,实地考察岩溶地质灾害防治及火焰石危岩隐患治理,对巴东县典型的地质灾害点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考察和评估。
国内外专家高度评价了巴东县在地质灾害防治领域的探索和相关研究,对巴东县在地质灾害防治领域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这是我第二次参加巴东国际地质灾害学术论坛,此次野外考察也为我们搭建了高水平的交流平台。”来自日本东京大学的小口高教授表示,在日本也有类似水库地灾防治相关研究,希望通过此次考察交流,参考借鉴巴东地质灾害的相关经验,进一步加强相关技术和科研合作。
考察大面山村火焰石危岩
巴东县属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易发频发地区之一。近年来,巴东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地质灾害防治作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任务,积极开展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程治理和避险搬迁等工作,铸就了连续23年地质灾害“零伤亡”的奇迹。巴东探索的地质灾害“四位一体”网格化管理模式,不仅在全国推广,更是在连续五届国际论坛上与全球共享。如今,昔日的黄土坡古滑坡体已经蝶变为中国首个以滑坡地质灾害为主题的四星级地质文化公园,成为科学治理与生态修复的典范。
“巴东国际地质灾害学术论坛已经成为国内外地质工程和工程地质等领域的一个品牌,已在全球范围产生了广泛的学术影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国家野外站党支部书记熊承仁表示,截至目前,已成功举办五届巴东国际地质灾害学术论坛,不仅提升了巴东县在地质灾害防治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为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共同推动全球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创新和学科发展进步。
巴东县副县长熊学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相关人员及巴东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科协等部门负责人参加野外考察。
更新时间:2025-05-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