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视官网的公众号发布了一篇名为《数千部手机被间谍入侵!涉及多国政府工作人员》的文章。
内容中指出“手机方便了人们生活、工作的同时,也暴露出来一系列风险,其中就包括危害国家安全”!
就差直接点名道姓了!
根据国家安全部通报,涉事公司通过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内置的即时通讯服务漏洞,向间谍机构提供后门权限。攻击者无需用户交互即可远程控制手机,窃取敏感信息。目前已发现数千部感染设备,受害者包括多国政府工作人员。
技术分析显示,此类后门可能隐藏于系统更新或应用程序中,普通用户难以察觉。攻击者利用漏洞绕过权限验证,直接操控设备摄像头、麦克风及通讯录等核心功能。
各种信息通过该品牌手机泄露出去,而且入侵窃取技术在升级,用户们直呼防不胜防,我们的隐私危险了!
到底是哪个品牌在给间谍提供后门?我们又该如何避免呢?
某国公司祭出“三连鞭”:“零点击攻击”静默激活+SIM卡漏洞隔空接管+软件投毒暗度陈仓。
最狠的是“量子窃听术”——“4G/5G信号强降2G,加密通信变裸奔”,全球超10亿部手机沦为透明鱼缸。
某国公司律师团玩文字游戏:“这不算间谍软件,是客户关怀系统”,这和把《反恐法》读成《用户体验优化指南》貌似没啥区别。
想想看,当生活越来越方便,是不是也觉得少了点隐私?就像活在一个看不见的“楚门的世界”里。智能手机方便我们连接世界,但也在无意中打开了方便别人窥探的大门。
央视曾报道《数千部手机被间谍入侵!涉及多国政府工作人员》,而国家安全部也在2025年4月24日发出紧急提醒,都告诉我们手机可能不安全。
数千部手机被植入恶意软件,连政府人员都成了受害者。国家安全部指出,有外国公司可能给间谍机构提供智能手机后门程序,这种事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数字时代必须要警惕的现实。
就像网友说的那样,即使有人不相信存在“境外势力”,但事实摆在那里。手机安全是个普遍问题,不能掉以轻心。提高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才能更好地保护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在科技无处不在的今天,谁都可能像楚门一样,生活在被监视的环境中。无论是重要官员还是普通人,都可能成为数据网络中的“楚门”。
对于政府官员来说,手机被黑客入侵的风险极大,泄露的信息不仅是隐私,还可能威胁国家安全。例如,欧盟官员为了避免被美国情报部门监听,在去美国谈判时会使用一次性手机和简单电脑,过边检时也会关机并放入保护套,他们的谨慎体现了间谍活动的潜在威胁。
月初特朗普开始利用关税政策后,很多国家领导人不得不前往美国谈判,这段时间正是间谍活动的高发时期。普通人在手机里存储的个人资料、浏览记录和聊天内容,都可能被偷偷监视。
你的手机看似在你的掌控之中,实际上也在悄悄地观察你。想象一下,你在浏览网页、和朋友聊天,甚至和身边人说悄悄话,都被人监听记录,这简直让人毛骨悚然。“如果这发生在普通人身上……想想都觉得恐怖。”
这些“窥探的眼睛”其实来源于智能手机系统自身的弱点和恶意安装的后门程序。有些国家公司甚至被怀疑向间谍机构提供后门程序,使得攻击者无需授权就能远程控制手机,盗取重要信息。
这种攻击非常隐蔽,只需利用手机系统和通讯服务漏洞就能控制手机。早在2014年,安卓系统就被发现存在安全漏洞,黑客可以利用它盗取服务器上的密码和密钥。
仅仅一年后,新的漏洞再次出现,攻击者只需发送一条短信就能远程控制安卓手机,手机摄像头可能在你不注意的时候“监视”你。苹果的IOS系统也存在各种漏洞,无需用户点击任何链接,就能窃取手机信息,自动收集电话、短信、邮件、聊天记录和浏览记录等。
系统更新后,用户却发现几年前已删除的照片再次出现,让人感到不安。苹果Siri窃取隐私事件也印证了信息安全的隐患,苹果承包商发现Siri偷偷录下了医生讨论病情、军火交易和夫妻间的私密对话。
苹果公司最终为此付出了9500万美元的代价,这场官司持续了5年,这说明保护用户隐私至关重要。
智能手机安全问题在国际局势敏感时期尤为突出,例如特朗普政府将关税武器化以及多国领导人访美谈判期间。3名美国国家安全局特工在亚冬会期间对赛事网络攻击,暴露了某些国家利用网络窃取情报的野心。
他们通过发送指令对黑龙江省内的电脑系统进行攻击,这种行为实际上是在系统设计时预留了后门。
网络安全问题越来越严重,国家开始主动采取措施,不再只是被动防守。比如,对于攻击亚冬会网络,被通缉的美国国家安全局特工,就体现了国家维护网络安全的决心和能力,敢攻击就敢抓捕。
长期以来,美国总是装成弱者,但实际上他们暗地里培养了很多黑客组织。360创始人周鸿祎的揭露,就展现了美国在网络安全问题上的虚伪。更值得关注的是,国家工信部很少见地支持国产手机系统,主动帮忙推广,让更多软件进入鸿蒙应用商店。这种情况以前从未发生过。
这一举动表明国家正在大力扶持国产系统,目标是摆脱对国外系统的依赖。这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了保护国家的信息安全,避免受制于人,掌握核心技术的主动权。国家此举意义重大,国产系统的前景值得期待。
国家在加强网络安全保护的同时,我们每个人也应该提高警惕,主动保护自己的信息安全。做好一些小事情就能有效降低风险:及时更新系统补丁,避免从不安全的渠道下载软件。不随便连接公共WIFI,看到可疑的链接不要点开。
还可以关闭一些不常用的联网功能,比如蓝牙等。如果发现网络流量异常或者设备行为不正常,立刻断开网络并及时报告。“安全无小事,虽然普通人的隐私信息没什么价值,但你也不希望自己天天被监视吧?”,这句话提醒我们,保护网络安全人人有责。
光明网《转!警惕!某国公司故意向间谍提供手机后门》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30243676906646113&wfr=spider&for=pc
更新时间:2025-04-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