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着日历一页页翻,中秋又快到了。说真的,现在过节,吃的喝的都不缺,缺的是那股子仪式感,是能把一家人拢在一块儿的热乎气儿。别把过节过得跟完成任务似的,今年咱换个法子,记住这“尝3鲜、摆2果、做1事”,我保你这家宴有里有面儿,吉祥又圆满!
【尝3鲜】——餐桌上的“头牌”,鲜掉眉毛不商量
头鲜:酸辣藕丁——给家宴开个爽利的头
这菜是我家中秋宴的“开门锤”,必须第一个上。大鱼大肉还没登场前,用它清清口、醒醒胃,大伙儿筷子一动,气氛立马就活了。
我的私房炒法(带点小脾气):
挑藕有讲究,选那种短粗胖的,口感脆生。别用铁锅炒!记住了,铁锅一碰藕,准黑,丑了吧唧的。我用不粘锅,省心。
藕切丁,立刻泡在加了点白醋的水里,防变黑,还能更脆。锅里油热,先扔几粒花椒爆香,捞不捞都行,我懒得捞。
然后干辣椒、蒜末扔进去,“滋啦”一声,香味就蹿上来了。把控干水的藕丁倒进去,大火,颠勺翻炒,听着那“铿铿锵锵”的声音,特带劲。
调味极简:一圈生抽、盐、糖(提鲜,吃不出甜味),最关键的是临出锅前,沿着锅边淋一勺陈醋。这“锅边醋”才是香味的灵魂,酸味挥发掉一半,只留醇香。
翻匀就出锅,别恋战,藕丁吃的就是那股子爽脆劲儿!
唠叨一句: 这道菜就得快,从下锅到装盘,三五分钟搞定。磨蹭了,藕丁软塌了,可就败了兴了。
二鲜:毛豆炒肉末——饭桌上的“扫地僧”
可别小看这道菜,看着不起眼,却是最下饭的“隐形冠军”。我家孩子能用这菜的汤汁拌两碗米饭!
我的家常做法:
肉末选带点肥的,用生抽、料酒、一点点淀粉抓匀。毛豆最好是现剥的,冻货差着味儿呢。
热锅凉油,先把肉末滑散,炒到变色吐油,有点焦香时,扒拉到一边。用煸出的猪油爆香葱姜蒜和俩干辣椒。
然后和毛豆汇合,翻炒匀了,加一小碗热水,水量刚没过毛豆一半就行,加点盐、蚝油调味。
盖上盖子,中小火焖它三四分钟,让毛豆彻底熟透入味。最后大火收一下汁,别收太干,留点拌饭,绝了!
唠叨一句: 剥毛豆时,边上放碗水,手指头蘸一下再剥,防指甲被染黑。这小窍门还是我妈传给我的。
三鲜:清蒸大闸蟹——中秋宴的“压轴主角”
螃蟹上场,宴席才算到了高潮。这东西吃的是个鲜,也是個闲情逸致。
我的蒸蟹不流黄秘诀(外婆的老法子):
螃蟹刷干净,关键来了:凉水上锅,肚皮朝上!每只螃蟹的肚子上,给它盖上一片老姜。
开大火,等上汽了开始计时。中途千万别好奇开盖!就让它一股气蒸熟,一般是15-20分钟,看大小。
蘸料我不用醋和姜丝,我捣鼓了个更香的:姜末、蒜末、葱花,用热油一激,再加生抽和几滴香油。
吃的时候,家里人围着一桌,别玩手机,一边拆蟹一边唠嗑,那才是过节的样儿。
【摆2果】——应景的“吉祥果”,好看好吃好意头
1. 石榴——红火团圆“多子多福”
这果子必须摆!掰开一颗,里面密密麻麻的籽,像一大家子人紧紧抱在一起。寓意多子多福,家族兴旺。我每次都强迫症,非要把所有籽剥到一碗里,然后一勺舀着吃,那叫一个满足!
2. 葡萄——成串丰收“人丁兴旺”
葡萄一串串,果实累累,象征着日子过得富足、人丁兴旺。而且它甜中带酸,正好能解了螃蟹和油腻。选那种果霜厚厚的,保甜。
【做1事】——最不能省的“风雅事”
赏月!必须的!
别吃完饭就窝回沙发看电视刷手机。把桌子收拾了,把月饼、石榴、葡萄端到阳台或者院子里,一家人坐下来,安安静静地看会儿月亮。
啥也不用多说,就看着那轮又大又圆的月亮挂在天上,心里就觉着,啥烦心事儿都能被它抚平了。这时候再掰个月饼,你才会品出那甜腻里藏着的,是团圆的味道。
【饭后唠点养生嗑】
螃蟹性寒,吃完记得喝杯暖暖的红糖姜茶,驱驱寒,肠胃舒服。
月饼高油高糖,浅尝辄止,切小块大家分着吃,意思到了就行。配上一杯清茶,解腻一流。
说到底,过节过的不是排场,是心意。用这点家常菜和小心思,把一家人聚拢,说说笑笑,就是最好的“吉祥圆满”了。
预祝大家,月圆,人圆,事事圆!
#晒图笔记大赛#
更新时间:2025-10-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