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人民日报》撰文破冰!NBA与中国市场如何走出至暗时刻

勒布朗·詹姆斯又破纪录了——不过这一次不是在篮球场,而是在外交与文化领域。9月8日,他成为首位在中国官方媒体《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的NBA现役球员,这不仅是个人影响力的体现,更被外界视为NBA与中国关系回暖的关键信号。


六年风波,一朝回暖

体育终究走在政治前面


回想2019年,一条推特引发的NBA对华关系危机让联盟损失惨重。央视停播、赞助商撤离、火箭队商品全面下架……据NBA总裁亚当·肖华透露,联盟累计损失达“数亿美元”。对于一个曾号称在华年产值超40亿美元的体育联盟而言,这无疑是一记重击。


然而文化纽带比想象中更加坚韧。


在过去三年间,央视逐步恢复赛事转播,中国品牌重新伸出合作橄榄枝。而今年10月,NBA更将时隔四年再度在中国澳门举行季前赛——这些动态都像拼图一般,逐渐拼出关系修复的全景。


詹姆斯在《人民日报》的文章中写道: “中国朋友们的热情和善意深深打动了我,我所能做的就是在每场比赛中全力以赴来表达我的感激之情。”


这已是他第15次访华,从2003年首次耐克亚洲行至今整整二十年。他从青涩新秀变成文化使者,也从球星蜕变为符号——一个连接中美民间体育情感的符号。


我认为,詹姆斯此次发声不仅是一次公关行为,更是一次精准的“文化破冰”。作为NBA现役最具影响力的球员,他选择在中国最具权威性的媒体平台表达感谢与承诺,既呼应了中国观众对他的情感,也体现了体育超越隔阂的融合力。


正如网友所说: “篮球不会说谎,运动无需站队。”

尤其在当前中美贸易摩擦频发的背景下,这种民间文化交流显得尤为珍贵。它不像政治对话那样充满博弈,也不像商业谈判那样计较得失,而是依托于共同的热爱与尊重——而这恰恰是体育最动人的本质。


从更广的维度看,NBA重返中国市场并不只是商业行为,更是一种文化共振。中国有近3亿篮球人口,无数青少年因为NBA爱上篮球、因为詹姆斯而相信梦想。这种情感联结,远比转播合同和赞助金额更加深远。


詹姆斯在文章末尾写道:“我希望能为中国篮球的发展做出贡献。” 这句话看似简单,却暗合中国推动篮球运动本土化、年轻化的发展战略。它不再只是一个球员的客套,而更像一种承诺,一项跨越太平洋的共同计划。


可以说,从停播到复播,从抵制到重启,NBA与中国市场的关系修复之路,正是一场关于尊重、理解与共赢的现实课。而詹姆斯,就是这节课的最佳代言人。

为什么詹姆斯总是NBA的“外交担当”?

从2008奥运会称赞中国组织能力,到多次在争议事件中理性发声,他始终保持着超越体育的格局意识。这才是真正“GOAT”(历史最佳)的担当。


#勒布朗詹姆斯 #NBA中国 #体育外交 #人民日报 #跨文化传播#上头条 聊热点#​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1

标签:体育   詹姆斯   人民日报   中国市场   时刻   中国   球员   文化   中美   关系   外交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