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封81年!一封披露粤港版《东极岛》的信首度公开

8月21日,在广州华侨博物馆举行的“穗同心·我和祖国有个约会”侨界故事分享会暨“万里同心”华侨抗战专题展活动上,一封致美国飞虎队唐纳德·克尔中尉的英文信揭开面纱。克尔中尉之子戴维·克尔、曾生之子曾德平、送信人黄作梅侄女黄文庄等后人与近百位东江纵队指战员后人,在活动现场共同见证这段跨越时空的珍贵情谊。记载克尔1944年被东江纵队营救过程的战地日记——《克尔日记》中文简体版也于同日首发。

活动现场,一封尘封81年的珍贵信件——归侨将军、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写给被营救的美国飞虎队唐纳德·克尔中尉的英文亲笔信首度公开。

信中写道:“亲爱的唐纳德·克尔,非常高兴得到蔡国梁队长报告:他们已成功将你从我们共同敌人(日本法西斯)的围捕中胜利安全护送,抵达东江纵队总部。我借此机会,对你的勇敢表示尊重和赞赏。也对你的负伤表示遗憾。此刻我正急切希望早日与你见面,并安排黄作梅先生热情招待你。我希望几天后见面时你已康复。此致敬礼!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1944年3月1日。”字里行间饱含深厚战友情谊,成为抗战时期中美人民并肩作战的生动见证。

曾生之子曾德平今天在众多抗日英雄后人的见证下将这封信的复制件赠予广州华侨博物馆。他表示,虽时隔数十年,但戴维先生能将信件带来中国让他非常感动,希望我们的后人还能铭记这段历史。

1944年2月,克尔中尉在香港执行任务时被日军击落,跳伞负伤,在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队员的冒死营救下成功脱险。曾生司令员正是在得知克尔安全抵达东江纵队总部后写下了这封信。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写信人曾生、收信人唐纳德·克尔、送信人黄作梅三方的后人齐聚广州,共同解读这封意义非凡的信件,追忆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

戴维·克尔表示,这是他第三十九次来中国,在寻找曾帮助过他父亲的人时,收获了感动,也收获了很多新朋友。他将这封信在美国81年后再次回到中国,是希望让中美人民都更了解这段可歌可泣的历史,也希望中美人民的友好交流一直保持下去。

东江纵队营救克尔的故事,是中美人民联合抗击日本反法西斯,在血与火中凝结深厚友谊的缩影。据统计,飞虎队援华作战期间,2000余名美籍飞虎队队员在战斗中牺牲,200多名遇险队员被中国民众营救,数千名中国人在营救过程中中献出了生命。这份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结下的深厚情谊,将在后代传承中永志不忘。

在今天的故事分享会现场,抗日名将庄田之子庄祝胜和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副大队长罗汝澄之子罗凯明共同追忆父母的抗战故事。庄祝胜介绍到,父亲庄田在新加坡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回到海南指挥部队开展游击战,机动有效地打击日军,进一步巩固了根据地。罗凯明则深情讲述“香港抗日一家人”的故事。位于香港沙头角的罗家大屋,曾是抗战期间港九大队的交通站。从这个大屋走出的罗雨中、罗汝澄、罗欧锋、罗许月及其配偶等11人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在港抗日斗争,是公认的“香港抗日第一家”。

据了解,“万里同心——海外华侨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特展”正在广州华侨博物馆展出,其中就有唐纳德·克尔与曾生的珍贵合影。今天的信件交接仪式后,戴维·克尔与曾德平在两位父亲的旧照前留下一张合影,共同追思八十年前父辈的峥嵘往事。一件件展品的背后,是一段段荡气回肠的华侨赤子情,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中美之间的深厚情谊。

据介绍,本次展览深度挖掘并系统梳理了抗战时期大量海外侨社团原始文献,通过侨乡视角,讲述华侨以人力、物力和生命捍卫民族尊严,与世界爱好和平、反对战争人士并肩作战的故事。

本次活动由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广州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主办,广州华侨博物馆、潮州市博物馆、黑河旅俄华侨博物馆、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馆承办,广州市东江纵队研究会、东江纵队历史研究会、香港广州社团总会协办。

文字、脚本:South记者 吴采倩 伍一杰 实习生 邓圣诗

【作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2

标签:历史   粤港   克尔   东江   纵队   唐纳德   华侨   之子   中美   广州   中尉   博物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