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的皮肤
叫肌肤,
而有些人的皮肤
叫“鸡肤”…
你的脸颊、手臂、后背、
腿甚至屁股上是否会长出
麻麻赖赖的小颗粒,
看起来像鸡皮疙瘩?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鸡皮肤”!
为什么会有“鸡皮肤”?
到底能不能祛除?
一文说清楚!
什么是“鸡皮肤”?
“鸡皮肤”,医学上称为毛周角化病,本质是一种遗传性角化异常疾病。正常情况下,皮肤角质会定期脱落,让新细胞顺利生长,但毛周角化患者的毛囊口角质代谢变慢,多余角质堆积成“小疙瘩”,把汗毛裹在里面,形成凸起的颗粒,有时还会伴随轻微发红。
这种问题的发生,主要和两个因素相关:
1
遗传因素
超过50%的患者有家族史,简单说就是“天生皮肤角质代谢模式不同”。
2 环境与身体状态
干燥的气候会让皮肤水分流失加快,角质更难脱落,加重颗粒感。此外,肥胖、内分泌变化也可能让症状更突出。
世界上近一半的人
被“鸡皮肤”困扰!
“鸡皮肤”很常见,一些皮肤科医生甚至认为,与其说它是一种疾病,不如说它是一种皮肤状态。
有研究数据显示,全球约50%-80%的青少年、40%的成年人有不同程度的毛周角化问题。也就是说,世界上近一半的人都被“鸡皮肤”困扰。
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鸡皮肤”?对照下表自查⬇️
如果拿不准自己是不是“鸡皮肤”,建议前往医院问诊评估哦~
别踩这3个护肤误区!
别看“鸡皮肤”外表粗糙,实际上却十分脆弱。只要外界稍微刺激一下,它就能长出更厚的角质层,甚至变成其他皮肤病。3个常见的护肤误区要注意——
✘
喜欢用手抠挠
频繁抠挠会导致皮肤受损,使毛孔周围的组织水肿,毛孔开口变得更小,更容易堵塞,产生粉刺、毛囊炎等问题。
而且,抠破小疙瘩很容易留下黑色素沉积,让本来就不美观的皮肤“雪上加霜”。
✘
用磨砂膏用力搓
粗颗粒的磨砂膏、澡巾会破坏皮肤的屏障层,引发敏感、脱屑,甚至让毛囊受刺激,出现红色小疙瘩。
✘
频繁用酸类产品
频繁使用高浓度酸类精华、面膜,甚至叠加多种酸类产品,皮肤可能出现刺痛、脱皮、泛红,尤其是胳膊、大腿等皮肤较薄的部位,更容易受刺激。
“鸡皮肤”无法完全根除
但3招可以改善!
医生提醒,“鸡皮肤”目前没有办法完全根除,但通过正确护理,能明显改善颗粒感。
适当用药
可以用含有水杨酸、异维A酸、果酸等成分的药膏、保养品涂抹皮肤。
这类产品有一定的刺激性,最好在正规医院皮肤科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从低浓度、小面积开始点涂使用,让皮肤有个适应过程。
正确洗澡
“鸡皮肤”缺水又缺油,日常除了使用药物,还要注意保湿。经常抹润肤乳,能避免皮肤干燥,防止水分蒸发,减少角质生成。
另外,洗澡时最好不要用碱性过强的香皂和沐浴乳,水温不要过热,避免洗掉过多的油脂。
调整饮食与生活
●适量补充维生素A:
多吃胡萝卜、南瓜、菠菜、动物肝脏等食物,帮助调节皮肤角质代谢;
●多喝水:
每天喝1500-2000ml水,保持皮肤水润,减少角质干燥堆积。
建议收藏备用,
分享给身边需要的人~
申工社综合整理自央视网、丁香医生、生命时报等
本期编辑:狄佳倩
转载需注明出处
更新时间:2025-10-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