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54年,洛阳城飘着鹅毛大雪。一个身着白色丧服的男子骑着毛驴,在官道上狂奔。他叫阮咸,此时距母亲去世仅过七日,却因一桩“荒唐事”打破所有礼教束缚——他要追回姑妈家的鲜卑婢女。
阮咸的故事,要从《晋书·阮咸传》里那句“任达不拘”说起。作为竹林七贤中最年轻的成员,他的“狂”从一开始就带着破局的狠劲。
魏晋时期,士大夫阶层极重门第礼法。阮咸却在姑母家中,与一个鲜卑族婢女暗生情愫。
据《世说新语·任诞》记载,“阮仲容先幸姑家鲜卑婢”,这里的“幸”字,在当时已暗含逾越礼教的关系。
本以为姑母搬家时会遵守承诺留下婢女,谁知车队出发当日,婢女却被悄悄带走。
“初云当留婢,既发,定将去。”《世说新语》用极简笔触勾勒出冲突爆发的瞬间。
此时阮咸正处于“居母丧”的关键期——按《仪礼·丧服》规定,子女需为父母守孝三年,期间不得婚嫁、宴饮,更遑论追逐女色。
但阮咸“借客驴,着重服自追之”,穿着最重的丧服,骑着借来的毛驴就冲进风雪。
追上队伍时,他已满头霜雪,却“累骑而返”,与婢女同骑一驴招摇回城。
路遇围观者,他朗声道:“人种不可失!”这句话成为魏晋史上最具争议的宣言——表面是怕婢女腹中胎儿流失,实则是对门阀制度的公然挑衅。
要知道,鲜卑族在当时被视为“胡人”,与士族通婚会遭耻笑,而阮咸却用“人种”二字,将生命本身置于门第之上。
《资治通鉴·魏纪》虽未直接记载此事,却在同期史料中提到“魏晋之际,名教堕地”,阮咸此举恰是时代精神的极端注脚。
他的叔叔阮籍曾因“青白眼”闻名,而他则用一场风雪中的追逐,让礼教的冰层裂出一道刺眼的光。
如果说追婢事件是阮咸对世俗礼教的正面冲击,那么他与猪共饮的故事,则展现了其骨子里的蔑视一切。
《晋书·阮咸传》明确记载:“咸与宗人共集,不复用常杯斟酌,以大盆盛酒,圆坐相向,大酌更饮。时有群猪来饮,直接去上,便共饮之。”
这段文字画面感极强,阮氏家族聚会,众人摒弃酒杯,用大盆盛酒围坐痛饮。
忽然一群猪拱过来舔酒,旁人避之不及,阮咸却“直接去上”,推开猪群继续喝,仿佛眼前只是普通宾客。
这样的场景在《世说新语·任诞》中也有复刻,不同版本提到“猪既来饮,且共饮之”,足见此事在魏晋士人圈中流传之广。
要知道,猪在农耕社会虽常见,却属“不洁”之物,士大夫阶层宴饮讲究“觞酌有序,礼也”,阮咸却将酒盆视为无差别容器——人可饮,猪亦可饮,礼法算什么?
更值得玩味的是阮咸的音乐天赋。《晋书》特别提到他“妙达八音,善弹琵琶”,曾改良汉琵琶为“阮咸”,即后世月琴的前身。
一个能将乐器改良得如此雅致之人,却在饮酒时与猪同席,这种极致的矛盾,恰是魏晋风度的精髓:雅与俗、礼与狂,在他身上毫无违和地共存。
当时的竹林七贤中,嵇康“目送归鸿,手挥五弦”是雅,阮籍“穷途之哭”是狂,而阮咸则用最接地气的方式,把“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哲学,变成了日常可见的荒诞剧。
魏晋时期,士族间盛行“斗富晒财”之风。据《晋书·石崇传》记载,石崇与王恺斗富,用蜡烛当柴、锦缎铺路,极尽奢华之能事。
而阮咸却在七月初七这天,用一场“晒衣秀”完成了对世俗价值观的绝妙反讽。
《世说新语·任诞》载:“七月七日,北阮盛晒衣,皆纱罗锦绮。仲容以竿挂大布犊鼻裈于中庭。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复尔耳。’”
七月初七“晒衣节”,北方阮氏族人纷纷晾晒华服,满院流光溢彩。阮咸却在庭院中挂出一条粗布做的“犊鼻裈”——这是当时底层劳动者穿的短裤,形似牛鼻,简陋至极。
旁人嘲笑他寒酸,他却轻描淡写:“未能免俗,聊复尔耳。”表面是说自己未能免俗参与晒衣,实则是用最不堪的衣物,晒出了对浮奢风气的不屑。
正如《后汉书·逸民列传》中那些隐者“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阮咸用一条破裤子,晒出了名士的脊梁。
值得注意的是,阮咸所属的陈留阮氏是名门望族,叔叔阮籍官至步兵校尉,族兄阮武更是名重一时。
但他却甘守清贫,《晋书》称其“历仕散骑侍郎”,官职多为闲职,显然不愿卷入仕途纷争。这种对家族荣光的疏离,对物质财富的漠视,让他的“狂”有了更深层的精神底色。
当我们把目光从轶事转向正史,会发现阮咸的“狂”并非盲目放纵,而是一种清醒的选择。
《三国志·魏书》裴松之注引《竹林七贤论》提到,阮咸“贞索寡欲,深识清浊,万物不能移也”。这里的“清浊”,既指音律中的清浊之音,也暗指世道的清浊。
他精通音律,曾与荀勖争论音律标准,“勖自以才高,咸每非之,由是出为始平太守”(《晋书》)。因为坚持音乐真理,得罪权贵被贬,却始终不改其志。
在竹林七贤中,他是唯一与少数民族通婚、与底层劳动者共饮、对家族财富嗤之以鼻的人。这种跨越阶层、种族、礼教的平等观,在门阀制度森严的魏晋时期,堪称惊世骇俗。
公元290年,阮咸卒于始平太守任上,史书未记载其具体事迹,却用“任达”二字为他盖棺定论。
他的一生,没有嵇康刑场上的《广陵散》,没有阮籍的《咏怀诗》,却用三次“越界”的举动,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最鲜活的魏晋剪影——那是一个真正把“自由”刻进骨髓的人,用荒诞作刀,剖开了时代的茧房。
更新时间:2025-04-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