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小学生的作业,越来越让人摸不着头脑,调查报告、设计手抄报、完成科学小实验,老师觉得,这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家长觉得,这就是给我们找麻烦。
但这些作业设计初期,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动手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一环。结果被中式家长,当成负担。
一位老师,留了数豆子的作业。全家老小齐上阵,本以为帮了学生的忙,结果反倒被老师好一通批评。

事情是这样的,有个老师布置了"数一万颗豆子"的作业,家长一听也懵了,这作业听起来简单,可真要数起来不得累死人?
但本着支持孩子学业的想法,全家人吃完晚饭,就围着茶几开始数豆子。爷爷奶奶负责分拣,爸爸妈妈负责计数,孩子在一旁帮忙装袋。

视频里可以看见,全家人数到半夜,腰酸背痛眼皮打架,手指头都磨红了,才勉强数够数。一身疲惫的去休息了,睡觉的时候,都在为帮助孩子完成作业而骄傲。
心想,没有比我们更支持孩子作业的家长了,就这样,第二天肯定是班级群里表扬的对象,辛辛苦苦挑出来的豆子,一个坏的都没有,精准又漂亮。
谁知道第二天孩子垂头丧气地回来,说老师当众批评了他。家长一下就不乐意了,全家熬夜数豆子,不表扬就算了还挨批评,这老师是不是故意找茬?

结果听完老师的解释,顿时哑口无言。原来这项作业的重点,根本不在"数豆子"这个动作上,而是考验孩子们,能不能用课堂上教过的简便方法,来解决问题。
比如可以先数出100颗豆子称重,再按这个重量称出100份就是一万颗。或者用容器量,先数满一小杯是多少颗,再按这个标准量出需要的杯数。
这些方法老师在数学课上都讲过,可这孩子光记得要交一万颗豆子,把最重要的思维方法全忘了。最后导致全家人,熬了一个大夜,还没有效果。

这事,归根结底不能都怪孩子,家长一看到非常规作业,就着急上火,第一反应就是帮孩子把任务完成,却忘了问问"为什么要这么布置"。
之前,还有老师让种绿豆观察生长过程的作业,就有家长直接去菜市场,买现成的豆芽交差。让做手工作品,就连夜上网找教程代劳。

这些看似在帮孩子,实际上剥夺了他们独立思考的机会。现在提倡的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孩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果只是机械地数数,随便哪个计算器都能做到,但学会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知识才是关键。就像应用题,过程比答案更重要。
现在教育理念确实和过去大不相同。笔者读书的时候,作业都是抄写、计算题为主,现在却更注重实践和创新。有

所以,遇到非常规作业时,不妨先和孩子一起分析作业目的,引导他们思考解决方案,而不是急着代劳。
就像这个数豆子的作业,如果家长不是急着动手数,而是先问孩子"你们数学课最近学了什么好方法",可能结果就完全不同了。
重要的是要明白,这些特殊作业,考验的不是家长的动手能力,而是孩子的思维能力。有时候孩子想出来的方法可能不完美,但这个过程本身就是最好的学习。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新时间:2025-10-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