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上午
骆清铭脑空间信息学研究团队
《Nature》论文成果发布会
在海南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举行
7月3日上午,骆清铭脑空间信息学研究团队《Nature》
论文成果发布会在海南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举行。
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骆清铭,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研究员丰钊分别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和主要成果。中国解剖学会理事长、空军军医大学教授李云庆对研究成果进行了点评。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院长李鹏程致辞。论文相关作者答记者问。
7月3日上午,骆清铭脑空间信息学研究团队《Nature》论文成果发布会
在海南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举行。
这是骆清铭在介绍论文主要成果。
7月3日上午,骆清铭脑空间信息学研究团队《Nature》论文成果发布会
在海南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举行。
这是李云庆在对研究成果进行点评。
脑图谱研究是确定大脑生物结构空间位置和理解其组织架构的重要参考工具,以连接组学和空间转录组学为代表的多组学研究已进入单细胞分辨率时代,迫切需要参考脑图谱具备单细胞分辨的空间定位能力。啮齿类动物是生物医学研究中使用数量最多的模式动物,但至今使用的小鼠脑参考图谱都未能做到单细胞可见的空间定位。
为解决该问题,研究团队利用自主研发的显微光学切片断层成像MOST技术,获取了亚微米分辨的小鼠全脑细胞构筑图像,可清晰分辨脑内单个细胞和组织特征;采用了图像三维大数据分块策略和快速随机存取技术,可实现以任意角度生成1微米分辨率的脑切面图像。
据骆清铭介绍,研究团队绘制了标准解剖切面的二维数字化图谱,并基于MOST采集的高分辨高质量的细胞构筑连续图像,识别并划分出916个脑区和核团的三维自然形貌,构建了小鼠全脑三维数字化图谱,填补了小鼠脑图谱在单细胞分辨率定位上的空白,将为全球脑科学研究提供“金标准”。
此外,研究团队基于信息学技术开发了图谱数据的可视化与共享平台,公众可在STAM图谱网站在线浏览、下载小鼠全脑细胞构筑、多种特定基因型神经元分布、单神经元投射等数据集,这将为众多科学家、科普爱好者提供通用信息学工具。
据悉,该成果以“各向同性1微米分辨率绘制小鼠三维脑区和立体定位图谱STAM”为题,于7月2日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在线发表。骆清铭,华中科技大学苏州脑空间信息研究院、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教授龚辉以及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董红卫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丰钊为论文第一作者。
海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步洪主持发布会。新华社、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科技日报、中国科学报等十七家媒体;海南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韩淑梅,相关单位负责人及师生代表参加发布会。
记者 | 郑润泽 高可贺
摄影 | 高可贺
编辑 | 王一钦
值班编辑 | 覃颖
校对 | 李懿轩 王一晨
初审 | 郭怡
复审 | 傅人意 许劲草
终审 | 符涛
更新时间:2025-07-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