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存款减少1.1万亿,钱去哪了?事关老百姓的钱袋子,很重要

银行存款不仅是数字,更是每一个‬家庭安全感的最后防线。

我们‬中国人爱存钱是世界出了名的。截至2025年7月末,全国人民币存款余额高达320.67万亿元,同比增长8.7%,其中居民储蓄存款达到160.91万亿元。

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储蓄池正在发生变化。2025年7月单月,全国居民存款罕见减少了1.11万亿元,而这一现象已经连续四年在7月份出现。

巨额存款,中国人的安全感来源


中国居民储蓄率长期高居全球前列,存款对普通家庭而言不仅仅是资产,更是生活的底气和安全感。数据显示,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中定期占比高达73.98%,金额达到惊人的119.05万亿元。

家中有粮,心中不慌”的传统观念深入人心。存款意味着孩子教育、大病医疗、意外支出的保障,也是养老生活的依靠。许多家庭将每月工资的一部分固定存入银行,雷打不动。

这种储蓄习惯在疫情期间更为明显。2020年至2022年间,中国居民超额储蓄累计约4.25万亿元,反映出面对不确定性时,人们更倾向于捂紧钱袋子。

存款搬家,钱流向何处?


2025年7月,居民存款减少1.11万亿元的同时,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却增加了2.1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14059亿元。

这一现象并非首次出现。数据显示,2021年7月居民存款减少了1.36万亿元,当时上证指数基本在3500点以上。历史数据表明,非银存款的波动与资本市场表现存在相关性。

除了金融市场因素外,每月存款变动还受到“季末大月、季初小月”的银行经营规律影响。季度末银行为完成考核任务会大力吸收存款,而季初这些存款又会大量流出。

利率走低,存款意愿受影响

近年来,银行存款利率持续走低。2025年7月,三个月定期存款利率降至0.943%,一年期降至1.278%,五年期更是只有1.531%。

回想五年前,三年期个人大额存单利率普遍能达到4.2625%,如今这样的收益水平已经成为历史。利率持续走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居民的存款意愿。

尽管如此,大多数人仍然选择“利率再低,也得要存”。当前环境下,人们不愿购房、不敢投资、不敢消费,相信“现金为王”的理念。

对普通人的影响,安全感从何而来?

存款搬家的现象对普通人生活产生深远影响。一方面,存款减少可能意味着家庭安全感的降低。很多中老年人群依靠存款利息补贴生活,利率下降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生活质量。

另一方面,这也反映出普通家庭正在寻找资产保值的新途径。然而,缺乏投资渠道的老百姓面临两难选择:存活期利率太低,存定期又担心突发用钱需求。

对于年轻人来说,低利率环境削弱了储蓄吸引力,更多资金可能流向消费领域。7月份数据显示,居民活期存款减少10286亿元,定期存款只减少851亿元,说明更多人选择了灵活支配资金。

银行面临挑战,服务需转型

存款搬家对银行经营同样产生重要影响。七大国有银行2025年7月末存款余额152.25万亿元,同比增长8.6%,增速低于中小银行的9.28%。

区域性银行表现尤为突出。宁波银行和杭州银行存款余额分别为20764亿元和13383亿元,同比增长分别达到12.70%和16.20%,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对银行来说,存款流失意味着需要加强服务创新,从单纯吸储转向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浙江农商系统存款余额49296.2亿元,同比增长6.0%,依托本地化服务保持了储户黏性。

数据显示,2025年前七个月全国人民币存款净增18.42万亿元,同比多增7.76万亿元。整体来看,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存款搬家”现象。

7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320.67万亿元,同比增长8.7%,增速比上月还提高了0.3个百分点。中国人的钱袋子依然鼓胀,只是放置的地方稍有变化。

对普通百姓而言,存款不仅是数字,更是应对生活不确定性的保障。无论资金如何流动,安全感始终是中国人金融行为的核心诉求。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6

标签:财经   袋子   存款   老百姓   中国人   银行   居民   利率   余额   安全感   月末   现象   数据   人民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