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间道?一文读懂“尊湃芯片窃密华为案”,这不是华为第一次吃亏

商场如战场,有时候真的是无所不用其极。

“尊湃窃取华为芯片商业秘密案”在业界震动很大,经过两三年的较量,最后就是有14人被判刑,其中首犯张琨因侵犯商业秘密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罚金300万元。

其他从犯则从5年到1年不等,此案总罚金1350万元,也算是为业界敲响了警钟。

那么,尊湃这家公司究竟什么来头呢?

根据公开信息显示,尊湃通讯科技(南京)有限公司成立于成立于2021年3月2日,上海尊湃通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6月9日,法人都是张琨(美国籍)。

尊湃通讯专注Wi-Fi 6芯片研发,2022年完成Pre-A轮和Pre-A+轮数亿元融资,2023年完成A轮融资,其中不乏知名投资机构,有华为的竞争对手也参与了对尊湃通讯的投资。

张琨,曾在华为海思芯片公司任技术总监10年!

看张琨的简历,非常漂亮。1998年从北大附属中学保送到北大,就读于电子工程系;毕业后到美国继续求学,先后在密歇根州立大学和肯塔基大学攻读ECE硕士学位。

2005年加入高通公司,担任射频工程师,很快成为Wi-Fi技术领域的专家,并在高通拿到过年度最佳技术奖。

2011年,张琨入职华为组建Connectivity射频团队,主导了多款短距互联芯片如Hi1101、Hi1102、Hi1103、Hi1105等的研制,其团队获得过海思年度最佳技术奖和海思年度最佳团队奖。

2021年,张琨从华为离职后创立尊湃通讯,在其招聘中有对公司的介绍:

尊湃通讯是一家致力于提供家庭及企业高性能、全生态智慧场景芯片组及解决方案的高端芯片设计公司。目前正全速开发Wi-Fi 6 AP量产芯片及完整解决方案。尊湃在南京、上海、北京、深圳设立有办公室。公司创始团队来自于各顶级芯片大厂,研发团队80%以上拥有博士或硕士学位,具备10年以上Wi-Fi SoC量产开发经验;具有完备的WiFi AP SoC研发体系,包括模拟射频、软件算法,数字基带以及量产导入。其中射频团队是国内拥有丰富Wi-Fi 6产品开发经验以及Wi-Fi 7研发能力的队伍。

这样一个有20年半导体从业经验的精英人才,学历、智力、能力皆备,本来前途远大,奈何却选择了这样一条不归路。只能说聪明人要是野心勃勃,就容易铤而走险。

无间道?一文读懂“尊湃芯片窃密华为案”,这不是华为第一次吃亏

一切都是未雨绸缪。从案件看,张琨离职前一年就在为窃密做准备了,他在2020年开始笼络、拉拢海思的同事刘某、周某、周某和顾某某等人。而那时候的华为公司正承受老美的重压,张琨这伙人没有想着众志成城、一致对外,而是打起了趁火打劫、投机取巧的主意。

为了尽快拿走华为的技术,张琨团伙恨不得把涉及芯片的射频、SoC、数字、算法、解决方案、封装等各个环节的人员全部打包挖走。

贪心不足蛇吞象。为了避免华为察觉,他们有的人是采取化名到尊湃上班,有的人白天在华为晚上去尊湃,劳动积极性非常高。他们在华为这边的时候采取拍照、截图等方式从华为公司盗走了芯片电路图,几乎复制了所有细节。而在尊湃成立的时候,竟然有六成人都是华为过来的,这样一批人去做WIFI6芯片还用说吗?

最怕就是内外勾结,为了避免引起华为的警惕,张琨让部下分批离职,同时也方便后面的人能继续在华为通过手抄和截屏等手段窃取机密信息。

2022年11月,尊湃通过窃取信息做出第一版芯片,因为跟华为的芯片太像而删除,然后再改头换面推出第二版。这时候张琨已经意识到自己可能被盯上了,他给团队统一换了新手机,抓紧对尊湃的服务器、公司邮箱、个人办公桌面云、个人办公电脑等进行清理,避免留下罪证。

2023年12月,上海警方通报尊湃通讯涉嫌非法获取华为海思商业秘密,经鉴定,侵权芯片技术有40个技术点与权利公司具有商业秘密的密点具有90%以上同一性,构成实质性相同。2025年7月28日,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对尊湃侵犯华为商业秘密案件做出一审判决,前海思员工共14人被判处有期徒刑(其中5人实刑,首犯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总计罚金1350万。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大树有枯枝败叶,在华为发展历程中,张琨这样的人和事不是第一次发生了,华为也不是第一次吃这样的大亏。

总有人野心特别大,心存侥幸,不择手段。

在2001前后,华为公司面临内忧外患,“天才少年”李一男出走后成立港湾网络,从华为挖走了很多人,跟老东家打擂台。

其时是华为内部大变革的阶段,任总压力山大,身体累垮了,《一江春水向东流》中这样一段话,“2002年,公司差点崩溃了。IT泡沫的破灭,公司内外矛盾的交集,我却无能为力控制这个公司,有半年时间都是噩梦,梦醒时常常哭。”

堡垒从内部被攻破。那时候很多人高喊“资本的早期是肮脏的”的口号,“成群结队地在风险投机的推动下,合手偷走公司的技术机密与商业机密,像很光荣的一样,真是风起云涌,使华为摇摇欲坠”。

港湾网络与华为的大战过程不长,但可谓惨烈,华为最后也是“惨胜如败”。

除了港湾,还有竞争对手跟华为的暗战,据华为前副总裁刘平回忆,华为跟某友商进行了多年的“间谍战和情报战”,双方都在对方安插了卧底。华为高层会议刚开完,会议精神还没传达,那边的高层领导就拿到了会议纪要,彼此的一举一动都很透明,真正是“最了解你的人是敌人”。

商业竞争当然也包含了挖人等手段,有人偷走了全套的GSM开发资料到竞争对手那里拿高薪。刘平还抓到过一个要偷走A8010接入服务器源代码的博士内鬼。

最厉害的一个是跳槽后就写诬告信,给华为带来了巨大的麻烦,果然自己人捅刀子最狠辣。

为什么说必须保护华为这种长期搞研发的企业?

华为在研发上的投入太大了:近十年累计投入的研发费用超过人民币12,490亿元,2024年研发费用支出为人民币1,797亿元,约占全年收入的20.8%,这么多钱砸进去,其中有多少钱会浪费——探索“无人区”是要付出巨大成本的。

在国内,能够像华为这样重金投入研发的公司并不多,很多公司都是想着追随,但“完全购买人家专利,如何能够超越”,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就很难领先。

截至2024年底,华为在全球共持有有效授权专利超过15万件,这些知识产权和十多万的研发人员,就构成了华为持续领先的基础。

而核心商业机密被盗取,无疑是对华为的沉重打击,甚至可以说是中国科技突围的打击,这样做是让华为的前期投入损失惨重。另外这种投机取巧的行为一旦形成风气,那自然会让企业缺乏创新动力,不愿投入资源搞研发,导致行业技术停滞,阻碍产业升级。

商战有时候会无所不用其极,永远不要高估人性的底线,非法获得竞争者的商业机密当然比自己投入研发成本低,所以企业如果没有规则约束是不行的。有人说华为研发投资超过10%是不聪明。确实,对那些直接窃取别人成果人来说他们是太聪明了,但他们最后难免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在科技领域,投机主义其实很难行得通。

对于那些贪心不足的人来说,一失足成千古恨,一步走错满盘皆输,靠走歪门邪道终究是成不了大事业。#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1

标签:科技   华为   吃亏   芯片   间道   公司   商业秘密   技术   射频   团队   通讯   机密   罚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