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日本制造”是品质的保证,是全球消费者信赖的象征。
钢铁冶炼技术领先世界30年,连美俄都甘拜下风,日本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世界领先,尤其是在家用电器市场上也有十分显著的成就!
耳熟能详的家用电器:大金、松下等,不仅在技术上不断创新,更是在全球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然而,2023年三菱电机长达四十年的变压器数据造假丑闻,彻底打破了这个神话。
一个拥有百年历史的行业巨头,其核心产品竟然存在如此严重的质量问题。
这不仅让三菱电机的声誉一落千丈,更让“日本制造”四个字蒙上了一层阴影,引发了全球对日本制造业的信任危机。
拥有百年历史的日本大公司三菱电机,在2023年爆出大新闻:他们生产的变压器,检测数据竟然是假的!
更可怕的是,这种造假行为已经持续了整整四十年。
这件事让三菱电机的名声一落千丈,也让大家对“日本制造”产生了怀疑。
过去,“日本制造”代表着精益求精和质量好,但现在却被网友嘲讽,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要了解这种变化,有必要了解日本制造业如何从辉煌走向衰落。
自明治维新以来,三菱等日本企业抓住战争带来的机遇以及战后经济快速发展的机会,迅速壮大,成为世界一流的制造业代表。
“日本制造”曾经是高品质和值得信赖的象征,但事物发展似乎遵循着盛极而衰的规律,日本制造业也不例外。
这种规律也似乎应验在了日本制造业的发展历程中。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三菱集团官网上还醒目地写着创始人岩崎小弥太提出的“三大纲领”:“服务社会、诚信经营、发展贸易”。
这些听起来高大上的企业信条,和三菱长达四十年之久的造假丑闻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可以说,三菱集团的行为完美诠释了什么叫“说一套,做一套”,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令人咋舌。
三菱电机的造假问题,并非偶然事件,而是日本制造业长期存在问题的体现。
早在2022年6月,他们就因为列车空调和火车制动器的数据造假被曝光,当时总经理也辞职了,但造假行为并没有停止。
2020年,三菱电机还因为向欧盟出口不合格的汽车无线电接收器而受到处罚,但公司没有认真反思,只是简单处理了这件事。
更让人担心的是,三菱集团的其他子公司也卷入了造假风波,这表明造假可能不是个别部门的问题,而是整个集团都存在的问题。
三菱材料修改橡胶密封件的数据,这事儿让波音、空客这些大飞机公司都受了影响,飞机的安全可能存在隐患。
三菱汽车更离谱,油耗数据不是实实在在测出来的,而是算出来的,这让消费者白白花了冤枉钱。
一石激起千层浪,东芝、神户制钢所、东京电力公司,还有斯巴鲁,甚至高山水产青果,这些响当当的日本企业,都陷入了造假风波。它们曾经是日本制造的骄傲,现在却让人大跌眼镜。
东芝的财务造假金额高达116亿元,这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神户制钢所的数据造假影响了全球500家客户,全球供应链因此受到巨大冲击。
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曾经引以为傲的企业走向造假之路?
日本经济长期低迷是三菱电机造假事件的重要背景,经济泡沫破裂后,日本经济发展缓慢,企业生产成本上涨,产业转型升级也遭遇瓶颈。
同时,中国和韩国制造业迅速发展,给日本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
三菱电机长崎工厂曾解释造假原因,他们声称因为资金短缺、人手不足、设备落后,“为了生存,只能欺诈”。
这表明一些日本公司在经济不景气时,为了继续生存,不惜冒险造假数据,而不是努力寻找新的发展方向和进行技术革新。
同时,僵硬的管理方式和公司里说不清的规矩,也让弄虚作假更容易发生,原有的日本企业管理,等级分明,上下级之间沟通不畅,造成监督作用缺失。
更严重的是,“只说好消息,不说坏消息”的企业风气,使得问题一层层被隐藏起来,最终难以解决,酿成大错。
这种文化让员工不敢报告问题,害怕承担责任,最终导致问题越积越多,一发不可收拾。
更可怕的是,这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违规操作似乎成了不少日本企业的常态,变成了深藏其中的一套规则,这不再是单个事件,而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系统性问题。
这种做法动摇了人们对日本制造的信任。
除了经济压力和公司管理问题,用工制度的变化也是造假问题的重要原因。
过去的终身雇佣制度逐渐消失,导致了大量非正式员工的出现,这些员工对公司没什么感情,也不太关心产品质量,更容易为了完成工作任务而弄虚作假。
更让人担心的是,日本社会近年来频频出现政府官员与商人互相勾结,以及整体社会道德水平下降的情况,这些都加重了企业出现不道德行为的风险。
2017年发生的“商工中金造假门”事件,直接揭露了政府部门内部存在的腐败问题,这种坏榜样对企业造成了负面影响,使得企业造假的行为更加没有顾忌,愈演愈烈。
虽然日本制造业现在遇到了一些困难,但它仍然拥有强大的技术和创新能力,这是不容忽视的。
德勤的报告指出,日本制造业的竞争力正在恢复,说明日本企业正在积极改变策略,希望重新获得优势,例如加大对高科技领域的投入,以及更好地支持中小企业。
中国制造业要成为真正的“制造强国”,需要借鉴日本制造的经验,同时也要吸取教训。
最重要的是,中国制造要坚守产品质量的底线,杜绝弄虚作假的行为,同时更要加强自主创新,掌握关键技术,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义乌的故事告诉我们,别小看小商品,它们也能做出大名堂。
这说明只要用心,再普通的产品也能做出竞争力,成为行业翘楚,义乌吸管就是很好的证明。
日本制造神话破灭,暴露出信任是多么容易崩塌,以及商业道德的重要性。
在全球化的今天,信任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键,真诚永远是最好的牌子!
参考资料
半个月三起!大规模造假事件频出 日本企业何去何从 央视财经2017-10-17 15:59
三菱被曝伪造出厂质检数据30余年,日本大厂公信度再受冲击
来源:环球网
更新时间:2025-04-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