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第一天,浙江省中医院“冬病夏治”火爆开场,半天来了上千人,年轻患者比例显著增加

今天,2025年长达30天的“三伏”正式开启(7月20日至8月18日)。浙江省中医院湖滨、钱塘、西溪三大院区同步启动“冬病夏治”特色诊疗项目,涵盖十四大学科。清晨,医院内便人头攒动,众多市民前来体验包括传统膏药敷贴、针刺、艾灸、推拿、拔罐、穴位注射等在内的个性化中医治疗。为满足不同人群需求,相关科室特别开设了夜间门诊,并推出“互联网医院版线上三伏贴”服务。

在浙江省中医院针灸科诊室,四十多张治疗床早早满员,诊室外排起长队。针灸科副主任洪寿海博士介绍:“仅头伏上午,贴敷患者就已超过1200人次。以往中老年人是主力,如今年轻患者比例显著增加。”

作为省内最早一批开展“冬病夏治”的医院,浙江省中医院此项传统始于40多年前,由国医名师徐志瑛教授等率先倡导,最初主要用于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现已延伸至多个科室,诊疗形式也不断升级。

“三伏天”气温高,人体经络疏通、气血旺盛,利于药物渗透吸收。此时运用膏药敷贴等手段,可调节脏腑功能、增强免疫力,对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鼻炎、风湿性关节炎等冬季易发疾病具有显著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其中,“三伏贴”因其操作简便、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老少皆宜等优点,备受青睐。它是将白芥子、细辛、甘遂等辛温走窜药物研磨成粉,用姜汁调膏制成小药饼,贴敷于特定穴位,通过药物对皮肤穴位的自然刺激,达到类似灸疗的效果。

72岁的缪大爷熟练地配合医生在后背穴位贴敷了6颗膏药。他表示已在省中医院坚持贴敷十余年,“哮喘确实有改善”。

儿科门诊同样繁忙,主治中医师王其莉表示,“半小时内已为十位小朋友贴敷”,准备的药丸很快见底,预计日消耗量巨大。她指出,儿童贴敷药量更精准,疗程相对更长,主要目标是增强抵抗力和免疫力

医生提醒:避免误区才达到预期效果

误区一:三伏贴包治百病

正解: 三伏贴并非人人适用。它围绕“温阳散寒”,适用于辨证为虚寒型的冬季高发疾病(如咳嗽、哮喘、过敏性鼻炎)。禁忌人群包括: 湿热体质、阴虚内热者;有过敏性湿疹、荨麻疹等皮肤问题者;慢性病急性发作期(如高血压不稳)或感冒发烧者。首次贴敷前建议咨询医生辨明体质。

误区二:“冬病”仅靠“夏治”即可,平时可不治

正解: 冬病夏治不能替代日常治疗保健。有病不及时治,强忍至三伏天,只会延误病情。对于严重“冬病”,仍需及时就医。慢性病预防重于治疗,需“治养结合”,注重规律作息、充足睡眠、乐观情绪、适度锻炼及避免寒凉饮食。

误区三:忽视贴敷后注意事项

正解: 严格遵守医嘱至关重要。贴敷后6小时方可温水淋浴(当日避免肥皂、沐浴液);避免游泳、直吹风扇空调;饮食清淡,忌烟酒、生冷、鱼虾海产品、辛辣及羊肉等热性食物;若贴敷部位起泡,切勿自行抓破,应及时就医处理。

温馨提示:
成人一般贴敷2-4小时,儿童1-2小时,以皮肤感觉温热或微红为度。每伏贴一次,连续三年为一个疗程。市民应根据自身情况和医生建议选择,以达到最佳疗效。

橙柿互动 记者 周文锐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3

标签:养生   浙江省   中医院   千人   患者   火爆   比例   年轻   伏贴   穴位   膏药   误区   哮喘   医生   伏天   慢性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