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去美元化暗潮涌动!中国连续12个月增持黄金,储量或超5000吨

文 | 古书奇谭

编辑 | 古书奇谭

美国冻结俄罗斯3000亿美元资产的那一刻,全球都看清了美元安全的真面目,不过是霸权包装的谎言,如今去美元化暗潮汹涌,中国连续12个月增持黄金,真实储量或超5000吨的动作格外引人关注。

这绝非简单的资产配置,背后藏着怎样的战略考量?黄金又为何能成为打破美元垄断的关键?

全球金融体系的信任基石,正在被美国亲手一点点摧毁,过去几十年里,美元靠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遗产,再加上和石油贸易的深度绑定,长期霸占着全球外汇储备的头把交椅,巅峰时期占比足足达到71%。

可这份霸权看着风光,根基却脆得很,全靠各国相信美国不会滥用特权这点脆弱共识撑着。

2022年俄乌冲突一爆发,美国立马就冻结了俄罗斯超3000亿美元的海外资产。

这一下可把美元的安全神话撕得粉碎,当货币都能变成政治制裁的武器,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敢打包票,自己不会成为下一个被针对的目标。

这种担忧就像多米诺骨牌,从中国、土耳其、巴西这些国家慢慢蔓延开来,成了所有央行心里的一块心病。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最新数据说得再明白不过,到2024年,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已经跌到了54.8%,要是把各国央行手里增持的黄金都算进去,美元的实际占比只剩下48%。

这组数字意味着,美元独霸全球的时代是真的要落幕了,而推动这一切变革的核心,就是各国都迫切想要找到一种不被政治操控、不会被冻结、更不能随便印的资产。

在众多选择里,黄金毫无悬念地成了最优解,这种被人类认可了数千年的贵金属,不只是单纯的金属,更是全球通用的价值载体,根本不存在信用违约的风险。

不管哪种纸币,都可能因为发行国滥发而变得不值钱,但黄金永远是最后的价值锚点,这一点从古至今都没改变过。

在全球去美元化的大趋势里,中国的黄金战略看得特别远,而且一套操作下来系统性极强。

连续12个月增持黄金,创下历史最长购金周期,这背后绝对不是盲目跟风,而是围绕摆脱美元依赖、构建自主金融生态的一整套完整布局。

中国购金最明显的特点就是低调又扎实,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15年以来公布的官方数据,咱们的黄金储备大概在2300-2400吨左右。

但《DiscoveryAlert》和《MoneyControl》这些独立机构,通过追踪国家基金、国有企业的购金行为估算,中国实际掌握的黄金储量可能已经超过了5000吨。

另外,中国增持黄金的节奏特别稳定,完全不计较短期的价格涨跌,这也能看出来,黄金在国家战略里根本不是用来赚短期差价的工具,而是支撑未来金融体系的压舱石,是为长远发展铺路的关键筹码。

更有战略眼光的是,中国并没有满足于只是持有黄金,而是主动动手构建了一套能掌控实物黄金话语权的交易生态。

上海黄金交易所(SGE)就是这套生态的核心平台,和西方市场主打纸黄金(期货、凭证)交易不一样,SGE走的是实物黄金交割的路线,所有交易都能落到真实的黄金买卖上,能摸得着、能称重量。

也正因如此,它成了全球最大的实物黄金市场,依托上海黄金交易所,中国还打造了一条覆盖香港、新加坡、苏黎世、迪拜的黄金走廊,形成了一套完全独立于美欧体系的全球黄金仓储与贸易网络。

这条贸易通道的战略价值,在迪拜体现得尤其明显,现在的迪拜已经成了欧亚黄金中转的新枢纽,中国、俄罗斯、伊朗、印度等国的黄金交易都在这里悄悄进行,全程都不用美元结算。

这种实物黄金加非美元结算的模式,等于是直接绕开了石油美元的垄断,从根基上削弱了美元的全球流通性。

对美国来说,想要冻结中国的黄金资产,就得物理控制这些分散在全球的交易节点,这在现实中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事,等于让中国的黄金储备多了一层安全防护网。

而黄金数字化的创新,更是让中国的布局形成了完美闭环,通过给每块黄金赋予唯一的数字编码,中国实现了黄金和人民币的直接兑换,按照固定汇率就能把黄金资产变成可流通的人民币。

这一步操作解决了黄金自古以来流动性不足的难题,同时又给人民币提供了坚实的实物背书,让人民币的信用有了硬支撑。

从长远来看,这等于是为人民币国际化铺了一条全新的路,未来其他国家想要申请人民币贷款,不用再依赖美元国债做抵押,直接用黄金就行。

当美国还在靠着印钞发放信用贷款的时候,中国已经用这种延续了千年的贵金属,构建起了一套更可信、更稳妥的金融合作模式,这背后的战略意义不言而喻。

面对全球金融格局的这种变革,美国也不是毫无动作,华盛顿已经悄悄把部分储存在伦敦的黄金运回了本土的诺克斯堡金库,这背后既是对美元贬值风险的担忧,也是对中国黄金战略的一种间接回应。

但历史潮流终究是难以逆转的,美元霸权的衰落已经成了定局,这场大国之间的金融博弈,核心也已经从美元怎么维持垄断变成了新的金融秩序该怎么构建。

从市场趋势来看,黄金的价值还会继续往上走,现在全球央行都在疯狂抢黄金,可黄金的年产量增长还不到1%,供需失衡的格局已经很明显了。

有人做过测算,如果全球央行把黄金在外汇储备中的占比再提高10%-20%,仅新增的需求就会达到2万亿美元的规模。

未来5-10年,金价突破历史新高只是时间问题,而这个过程,本质上就是全球资产重新定价的过程,也是去美元化的必然结果。

未来的全球金融,大概率会进入多货币共存的新时代,一边是锚定黄金的人民币,靠着实实在在的实物资产构建起坚实的信任基础。

另一边是依托金融科技的美元,试图通过稳定币、央行数字货币(CBDC)甚至比特币来维持流动性。

美国可能会用区块链技术来强调美元的可追溯性,而中国则用黄金来证明人民币的硬实力。

这两种模式各有各的特点,却都指向同一个趋势:单一货币霸权的时代已经结束,多元化的金融秩序正在慢慢形成。

20世纪的世界是被石油与枪炮定义的,而21世纪的金融格局,正在被黄金与算法重塑。

黄金代表着人类对安全与稳定的永恒追求,科技则承载着对自由与创新的探索渴望,这两者并不是相互对立的,反而可能形成虚实互补的新生态。

在这场历史性的变革中,中国通过连续12个月增持黄金、构建实物黄金交易网络、推动黄金数字化等一系列操作,已经稳稳占据了战略先机。

美元霸权的独角戏已经落幕,全球金融的多角戏才刚刚开场,中国被预估超过5000吨的黄金储备,不仅是抵御风险的坚固盾牌,更是参与制定新规则的重要筹码。

我们有幸亲历这场改变全球金融格局的历史性变革,而最终的结果也定会证明,建立在霸权之上的信任永远脆弱不堪,只有依托实物价值形成的共识,才能构建起真正稳定、公平、可持续的全球金融新秩序。

信息来源:

我国央行连续12个月增持黄金 专家:未来仍可能增持--中国经营报

我国民间黄金储量到底有多少吨?--中国黄金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8

标签:财经   暗潮   储量   中国   美元   黄金   全球   美国   金融   实物   霸权   央行   资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