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正权:霍山境内土匪武装的瓦解

引子

#本文摘自《霍山文史资料》第一辑(1992年12月),作者葛正权,原标题《土匪武装的瓦解》

正文

郑记县政府组成前夕,残余的霍山匪帮廉集西镇山区,酝酿组织武装叛乱。原漫良乡乡长何静峰凭借其拥有的伪乡保卫队武力,攫取行将组成的伪组织中的军政大权,残匪各部,以其资历较浅,不受“众望”,汪宪(伪鄂豫皖人民自卫军总司令)匪部亦以与他素无接触,恐难控制,伪鄂豫皖人民自卫军副司令袁成英便在其兼理的伪安徽省第二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高级职员中,选择他认为可靠而又能取得霍山残匪各部信赖的郑荣波为伪霍山县县长兼伪霍山民众自卫团团长。当时,霍山7乡1镇,除东北乡外,余均有反动残余武装活动,而以漫良、上王、管磨三乡为猖獗。郑荣波于1949年春奉伪命到上土市组织伪霍山县政府郑记县政府的同时,就以这三乡的反动残余武装为骨干,组成伪霍山民众自卫团,作为他的政治后盾。

霍山民众自卫团虽以漫良、上王、管磨三乡的反动残余武装为骨干,实则以何静峰所带的伪漫良乡保卫队为团的基本队伍,建立一个团的编制,下辖三个营和六个大队。伪县长郑荣波兼任团长,何静峰任副团长,负团的实际责任。为了缓冲残匪各部人士,便以伪上王乡乡长何以愚为团附、伪舞笃乡乡长江德政为指导员。

第一营原以漫良、黑戴、诸石三乡武装为基础,营长由副团长何静峰兼任,戴克勤任副营长(后调任黑戴、诸石大队的大队长)。嗣以地域观念,黑戴、诸石两乡另行联合组成一个大队,于是第一营全系漫良乡的反动武装,计有200余人,步枪180余支,机枪3挺、六〇小炮1门,分建3个连1个特务排。

第一营坐镇中大路,何静峰自带特务排驻歇马台。特务排虽有3个班,但不足30人,全系步枪,附有六O小炮1门,是何私人的警卫,有时也配合一、二、三连出动。

第二营以上王、舞筲两乡武装为基础,营长倪汉炳(伪上王乡防务委员会主委)、副营长杨伯庚(伪舞筲乡乡长)兼。下辖两个乡队。

上王乡队有150余人,步枪140余支,机枪两挺。一部驻在王家店,据守大路西线(由英山)入霍山的门户。一部驻上、下黄栗抄,保护伪县政府及维护包家河、太平畈等地区。

舞筲乡队有60余人,步枪40余支,机枪1挺。一部驻杨家河、松林铺,一部驻大化坪、舞旗河,从事破坏工作,并与我解放军进行游击性的作战。

第三营以管磨乡、城区镇武装为基础,营长原为刘闾清兼,后由石庆华担任,副营长原为彭子荆,后由刘辉担任,伪管磨乡队有100余人,步枪90余支,机枪1挺,六〇小炮1门。该乡队驻地与设在上土市的伪县政府距离较远,接应不灵,便与岳西、六安等县组成联防指挥所,算作指挥所的基本武装,经常配合指挥所向东西溪、黄柏区(属岳西)、管驾渡、扫帚河一带骚扰。

城区队有20余人枪,由毕挺三(副营长名义)带领在牛角冲、平顶山、白沙岭一带活动,进行骚扰和破坏。

黑戴、诸石两乡为一个大队,大队长戴克勤。带伪黑戴乡队40多人在漫良的烂泥坳、挂龙尖、苏家寨、马鞍山一带活动,是伪霍山县府东线的与解放军接触次数较多的一支反动武装。

诸石乡队有80余人,步枪80余支,机枪1挺,由张明山带领,归伪乡长储效文指挥,散在桃源河一带,队长有苏发科、梁聪明(广西人),该乡当时虽然尚有6、7个保地区,但因诸佛庵驻有解放军,所以,他们只能昼伏夜出进行破坏活动。

匪兵全部,不是国民党部队遗留下来的兵痞,就是伪县自卫队兵士或伪乡、保的乡警、保丁。匪首虽然向各保甲征兵,而保甲除非没有现成当过兵的人,才设法征农民去。他们的“官长”来源:一部分是国民党的失业军官;一部分是伪基层行政中的军事人员;一部分是广西部队留下来的;一部分是对已有了几支枪进行拉拢而给的一个官衔。

他们的服装,无统一规定,多着便衣。他们的生活,名义上供养,各乡自筹,实则是走一庄吃一庄,纯属土匪行径。伪霍山县府所属各乡土匪,从组织起来时起,名义上由何静峰统一指挥,实际上何仅指挥他的第一营及黑戴乡队,余均各自为政、各谋发展,但是他们的军事策略都是避实就虚,保全各自的实力。军事行动上采取游击方式、偷袭办法,向我解放区反扑,骚扰地方政府,袭击地方武装,捕杀地方干部和积极分子,他们和我军遭遇,除非逃不脱、抵不住,决不拉开火线。有时则化整为零,利用夜间偷偷到我区政府或解放军驻地附近,暗地打几枪,以资骚扰捣乱,然后潜入山林。并扩大自己番号名义,虚张声势,企图迷惑我解放军估不透他们的实力。

我皖北军区司令部为了消灭皖西匪特,于4月16日发布第一号剿匪命令,以军区警备六团和分区的七、八两团为主力,成立了剿匪兵团。各县基干团和大队密切配合,以连为单位把守重要集镇和交通要道,堵击游窜股匪。经过频繁的大小战斗,到5月底,追使土匪龟缩西南山区。8月,我解放军又调来二一二团充实皖西剿匪兵力,在战略战术上采取军事清剿与政治瓦解双管齐下。郑荣波面临覆灭边缘,遵照汪宪“霍山境内不能立足时,集中兵力向立煌西南山区靠拢,与汪取得联系”的指示,命令管磨乡的刘闾清匪部向漫良乡集中,刘匪在转移途中,被我军击溃。南天岭一战,倪汉炳匪部又被我歼灭过半,分队长黄从古被击毙。储效文匪部被围在桃源河地区,已成瓮中之鳖。这时,土匪全部武装,只剩何静峰的第一营和倪汉炳的上王乡队,再没有什么可以集中的兵力了。于是改以分队(即连)为单位据点游击,妄图一面保存自己的武力,一面破坏民主政府乡保组织,镇压地方人民,不准参加共产党工作。具体布置是何的第一分队(即第一连)由何亚东带着在干笠寺、何家铺、汪家铺一带活动;第二分队(即第二连)由郑志禄带着在下埠河、马家河一带活动;何静峰自已带着特务排在歇马台、顺田涧一带活动,第三分队(即第三连)由程荣耀带着在漫水河上、下保活动。倪汉炳的第一分队由夏煲带着在深沟铺西边山地活动;万以文、何云皋带三、四十人在茶叶山、耿家坊一带活动。战术上采取打埋伏、夜间偷袭的办法,遇到解放军人数少就打,人数多就转移隐藏。我军则采取据点住营和集体围剿的对策,使他们地盘渐渐狭小,粮食发生恐慌。而且他们以分队为单位,目标大,极易为我发现,何静峰便化整为零,以班为单位,各分队仍在原地区内散开活动,班与班之间要能呼应,万一失去联系,活动不能展开,可各埋藏枪支,化装农民做活或入山潜藏,等待命令集合。这时,我解放军就以政治攻势为主,宣传政策,分化瓦解敌内部。在我强大的政治攻势下,匪首中除少数人化装潜逃,大部分放下武器,自动解散回家,还有的见大势已定,率部携械投诚,有的被俘后号召其所属归降,虽有个别人仍图顽抗则被起义士兵击毙(如程荣耀亲埋机枪,准备分散活动,被起义士兵马某击毙)。到1949年冬,土匪武装全部崩溃,反动机构悉被摧垮,山区人民欢庆解放,霍山全境秩序安定。

资料来源:

《霍山文史资料》第一辑(1992年12月)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30

标签:霍山   土匪   残匪   营长   机枪   步枪   分队   县政府   反动   解放军   境内   历史   葛正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