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宣布加税通知后,欧盟被曝准备对华动手,声称自己别无选择

当地时间9月2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自10月1日起,对全球范围内包括汽车零部件、电子设备、机械设备在内的多类进口产品征收10%-25%的高额关税。这一政策覆盖品类超过300个HS编码,涉及贸易额预计超4800亿美元,直接冲击全球供应链体系。

美国商务部随后发布的政策解读文件显示,此次加税旨在“重塑美国制造业竞争力”,针对“全球贸易失衡”问题,但未明确具体豁免国家或地区,意味着欧盟、日本、韩国等传统盟友均被纳入征税范围。

政策落地前的预热期已引发市场剧烈波动,美国底特律汽车制造商率先发出预警,通用汽车测算显示,仅汽车零部件加税一项就将导致其年度生产成本增加12亿美元,部分车型终端售价可能上涨3%-5%。

电子行业的反应更为直接,苹果公司紧急调整供应链,将部分iPad组件的生产从越南转移至美国本土,三星电子也宣布暂停得克萨斯州新工厂的扩建计划。

欧洲企业同样承压,德国博世集团北美分公司表示,其用于汽车电子系统的进口传感器若被加税,将被迫缩减美国市场的产品线,预计影响超2000个就业岗位。这种连锁反应,为欧盟后续的贸易政策调整埋下伏笔。

特朗普关税政策公布后,欧盟委员会在布鲁塞尔召开紧急贸易会议,会后发布的声明透露,计划在未来4周内启动对中国钢铁及相关产品的关税调整,税率将从现行的10%-20%提升至25%-50%,覆盖热轧钢板、冷轧不锈钢、无缝钢管等23类核心产品。

欧盟贸易委员东布罗夫斯基斯在记者会上强调,这一决策是“应对全球贸易环境恶化的必要举措”,声称欧盟“别无选择”,需通过加税保护本土钢铁产业免受“双重挤压”,而支撑这一政策的核心数据来自欧盟统计局的最新报告。

2024年前8个月,欧盟自中国进口钢铁产品总量达1820万吨,同比增长22%,占欧盟钢铁进口总量的28%,其中冷轧不锈钢板进口量增幅高达45%,市场份额从19%升至31%。

与此同时,美国对欧盟钢铁产品维持25%的关税,导致欧盟钢铁企业出口美国的规模同比下降38%,本土市场供需失衡加剧。

欧盟钢铁工业联盟的数据显示,2024年第二季度,欧盟23家主要钢铁企业平均产能利用率降至72%,较去年同期下降9个百分点,德国蒂森克虏伯、法国安赛乐米塔尔等巨头已宣布减产计划,涉及产能超150万吨。

面对欧盟即将到来的关税壁垒,中国钢铁企业已启动多维度应对措施。中国钢铁工业协会9月下旬召开的行业会议显示,国内重点钢铁企业正加速调整出口结构,将原本计划销往欧盟的120万吨热轧钢板转向东南亚、中东市场,其中越南、印尼等国的订单量已同比增长35%。

同时,企业加大技术投入,宝武集团投资28亿元升级不锈钢生产线,将产品合格率提升至99.2%,针对欧盟市场开发的高强度汽车用钢已通过德国大众的认证,试图以高附加值产品降低关税影响。

与此同时,跨境供应链的调整也在同步进行。河北钢铁集团在马来西亚建设的冷轧钢板生产基地于9月底正式投产,年产能达80万吨,产品可通过东盟-欧盟自由贸易协定享受零关税待遇,规避欧盟对华直接关税。

这种“海外建厂”模式正在行业内扩散,鞍钢、首钢等企业也计划在墨西哥、土耳其布局生产基地,预计未来两年海外产能将新增300万吨,占中国钢铁出口总量的比重从目前的8%提升至15%。

此外,中国与欧洲的钢铁贸易合作并未完全停滞,中欧钢铁产业对话机制于9月26日召开视频会议,双方就绿色钢铁标准、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的衔接等议题展开磋商,为后续贸易谈判保留空间。

欧盟的关税计划不仅影响中欧双边贸易,更引发全球钢铁贸易链的重构。日本JFE钢铁公司迅速调整策略,将原本销往东南亚的部分高端钢材转向欧盟市场,9月下旬与德国汽车制造商宝马签订的汽车用钢板订单金额达1.2亿欧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0%。

韩国浦项制铁则加大对美国市场的投入,其位于俄亥俄州的冷轧钢板工厂扩建项目提前开工,预计2025年投产后可满足美国汽车行业15%的需求,以规避特朗普政府的全球关税。同时,发展中国家钢铁市场也受到波及。

印度钢铁管理局(SAIL)宣布提高国内钢铁产品价格,涨幅达8%,理由是“全球钢铁贸易不确定性增加,需保障本土供应”;巴西盖尔道集团则暂停向欧洲出口螺纹钢,转而将产品供应南美本土市场,导致南美地区螺纹钢价格同比上涨12%。

这种全球性的贸易流向调整,使得国际钢铁价格波动加剧,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的钢坯期货价格9月单月上涨18%,创2022年以来最大月度涨幅,进一步推高下游制造业的生产成本。

欧盟声称“别无选择”的背后,是其在全球贸易格局中的战略困境。一方面,美国的全球关税政策冲击欧盟出口,2024年前8个月欧盟对美出口额同比下降11%,其中汽车、机械产品出口降幅超15%,欧盟不得不通过加税保护本土产业。

另一方面,欧盟对中国市场存在深度依赖,2024年上半年,中国自欧盟进口的汽车、化工产品金额分别达280亿欧元、190亿欧元,若贸易摩擦升级,欧盟相关产业将面临反噬。

这种“既想保护本土,又不愿失去中国市场”的矛盾心态,使得欧盟的关税政策充满不确定性。因此,从长期来看,全球钢铁贸易的摩擦或将推动行业加速转型。

绿色钢铁成为破局的关键方向,中国钢铁企业已累计投入超800亿元用于低碳技术研发,2024年上半年绿色钢铁产量达1200万吨,同比增长65%,其中氢基竖炉生产的低碳钢已出口至荷兰、比利时等欧盟国家,享受碳边境调节机制的优惠税率。

欧盟也在推进绿色钢铁计划,计划到2030年将绿色钢铁产量占比提升至30%,但目前相关技术仍处于起步阶段,短期内难以替代传统钢铁产能。

目前,中欧双方仍在通过外交渠道保持沟通,中国商务部已表示“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愿与欧盟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而欧盟内部也存在分歧,意大利、西班牙等国担心加税会影响本国制造业成本,呼吁“谨慎制定政策”。

至于中欧经贸会向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就看欧盟最终会做出何种选择了。

新浪财经2025-09-26《特朗普宣布新一轮关税,针对进口药品、重型卡车和厨柜等》

观察者网2025-09-26《打不过中国钢企就耍赖,“欧盟最高将对华征收50%关税”》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30

标签:财经   别无选择   欧盟   通知   关税   美国   钢铁   中欧   政策   贸易   全球   计划   中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