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通过紧急法案,或动用海军为中资企业护航,特殊情况下将接管

4月12日,英国议会在复活节休会期罕见召开紧急会议,以近乎全票通过《钢铁行业特别措施法案》。这项法案赋予英国政府直接接管中国敬业集团旗下英国钢铁公司的权力,同时据《泰晤士报》13日消息,英国政府很可能授权皇家海军为该企业的煤炭运输船队提供军事护航。这一“史无前例”的举措,不仅揭开了中英经济合作的深层矛盾,更暴露出后工业化时代英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尴尬处境。

英国钢铁公司的命运堪称一部浓缩的工业文明兴衰史。这家成立于1967年的国企曾掌控英国90%的钢铁产能,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冲击,这家百年老店在2019年因资不抵债进入破产程序,最终被中国敬业集团以1英镑象征性收购。中国资本的注入一度带来希望。敬业集团承诺十年内投资12亿英镑进行技术改造,并保留3500个就业岗位。但现实却残酷得多:英国钢铁公司每天亏损70万英镑,其生产的高碳钢因环保成本过高难以与亚洲同行竞争。

更致命的是,美国对进口钢铁征收25%的关税,直接切断了英国钢铁的主要出口通道。4月12日的议会紧急会议充满戏剧性。首相斯塔默在复活节假期被从苏格兰度假地召回,核心议题只有一个:如何拯救即将熄火的斯肯索普高炉。“如果让这些高炉冷却,英国将成为G7中唯一无法生产原生钢的国家!”商业大臣雷诺兹的警告回荡在威斯敏斯特宫的穹顶下。

法案通过后,英国政府立即启动“钢铁生命线”行动:商务大臣雷诺兹被授予“钢铁沙皇”头衔,有权直接指挥企业管理层;国防部秘密制定护航方案,计划派遣2艘23型护卫舰和4艘巡逻艇,护送载有炼焦煤的货轮穿越北海。这让人联想到1941年的北极护航战,当时英国海军为支援苏联,在德军潜艇和战机的围攻下开辟了“死亡航线”。这场危机的背后,是中英欧美四方势力的复杂博弈。中国敬业集团已明确表示“无法继续承担无底洞般的亏损”,要求英国政府承担10亿英镑改造费用的一半。但英国财政大臣仅同意出资5亿英镑,并称“这是纳税人能接受的极限”。

欧盟的态度耐人寻味。虽然英国已脱欧,但欧盟仍对钢铁进口实施碳排放关税(CBAM),这使得英国钢铁的生产成本进一步攀升。德国蒂森克虏伯集团正暗中接触英国政府,试图低价收购英国钢铁公司的核心资产。美国的角色更为微妙。白宫一方面对英国钢铁的困境表示“关切”,另一方面却拒绝调整关税政策。

分析人士指出,美国正通过“友岸外包”战略,将欧洲钢铁产业纳入其供应链体系。英国政府的强硬举措引发连锁反应。工会组织“团结”号召全国钢铁工人罢工,抗议政府“将企业卖给外国资本”;伦敦金融城的对冲基金则发起做空敬业集团的行动,导致其港股股价暴跌15%。法案通过后的第48小时,英国钢铁公司的两座高炉仍在轰鸣。但所有人都清楚,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平静。如果政府无法在6个月内找到新的投资者,国有化将成为唯一选择。

而这将开创一个危险先例——当国家利益与商业利益冲突时,英国可能随时撕毁外资协议。这场危机对中资企业同样敲响警钟。据英国中国商会统计,在英中企已创造9万个就业岗位,涉及能源、基建、金融等关键领域。但随着中英关系的微妙变化,这些投资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政治风险。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16

标签:英国   法案   英国政府   雷诺   中资   美国   英镑   中国   敬业   海军   钢铁   紧急   集团   财经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