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编辑:法拉
特朗普的对华贸易战,让美国消费者钱包大出血,过高的关税直接推高商品价格,超市里中国货一夜涨价好几倍。
谈判没戏,他急了眼,炒了华裔官员黄之瀚,又挥拳砸向科技战,禁了英伟达的芯片出口,可中国AI实力甩不开,黄仁勋直言:这路走不通!
关税伤民,禁令损企,特朗普的招数为啥总砸自己脚?这场持久战,美国还能撑多久?
先说这芯片的事,特朗普上台没多久,就把科技战当成了对华的新王牌,美国商务部更新了《出口管制条例》,把AI芯片的出口门槛提得更高,英伟达、AMD的多种型号直接被卡。
特朗普的想法挺直白,中国AI发展快,掐住芯片就能让中国慢下来,可英伟达的老板黄仁勋站出来泼了盆冷水。
他的大致意思就是,中国在AI领域的研发能力一点不弱,全球一半的AI研究人员是中国人,限制出口,中国只会更快搞出自研芯片,美国企业只能眼睁睁看着中国市场被本土厂商抢走。
黄仁勋这话不是随便说的,过去几年,中国芯片产业已经从落后到追赶,麒麟芯片、寒武纪的AI芯片,都让美国企业捏把汗,特朗普想靠禁令逼中国坐到谈判桌前,可现实是,这么干只会让中国更坚定地走自立道路。
更别提,这不是美国第一次在科技战上吃瘪,拜登政府那会,美国就试过限制中国半导体,结果中国企业硬是顶住压力,特朗普明知前车之鉴,还非要再来一回,到底图啥?答案可能得从他的整体对华策略里找。
关税战打得灰头土脸,谈判又没进展,特朗普急了,只能换个战场试试运气,可惜,科技战这步棋,风险比关税战还大。
特朗普信誓旦旦地表示,在这场关税战中,受损失最大的是中国,美国消费者不会多花一分钱,可事实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商品,145%的关税直接让价格飙升。
像服装、电子产品这些美国市场离不开的中国货,代理商没办法,只能把成本转嫁给消费者,以低价出名的跨境电商平台,商品价格一夜之间翻倍,消费者直呼买不起。
特朗普嘴上不认输,可美国老百姓的钱包早就替他认了,加征关税的成本,80%以上是由美国消费者承担,中国企业顶多受点短期影响,特朗普为啥非要死扛,说白了,他放不下面子,承认失败对他来说比输了还难受。
这还没完,特朗普的焦虑不光体现在对外政策上,内部也乱成了一锅粥,华裔官员黄之瀚被踢出了白宫,这事得从他的上司华尔兹说起。
华尔兹因为“泄密门”被美国媒体骂得狗血淋头,白宫待不下去了,特朗普干脆把他调到联合国当大使,可黄之瀚就没这么好运了,直接被免职。
黄之瀚是一个在特朗普团队里以反华立场出名的华裔官员,过去没少喊“中美必有一战”,按理说,这种“忠心耿耿”的手下,特朗普不该轻易放弃。
可现实是黄之瀚在对华政策上,没拿出任何成绩,特朗普上台至今,他交的答卷是零,加上华尔兹倒台,黄之瀚作为副手自然成了替罪羊。
黄之瀚被踢出局,其实是特朗普对华策略失利的一个缩影,谈判桌上,中国不接他的茬;关税战里,美国消费者先遭了殃,科技战呢,又可能让美国企业自吞苦果。
有消息说,特朗普打算把美国的出口许可制度,从“分级”改成“全球许可”,进一步收紧对华技术输出,可这招真的能让中国屈服吗?
看看过去几年,中国的科技进步速度,答案显而易见,中国在全球AI专利申请量上已经超过美国,占全球的40%,特朗普的限制,只会逼中国更快实现科技自给自足。
放眼长远,特朗普的这些动作,可能会让中美关系更僵,关税战、科技战,表面上是经济和技术的博弈,实际上是战略心态的较量,特朗普想靠强硬逼中国让步,可中国显然不吃这一套。
相反,美国企业因为失去中国市场,竞争力可能进一步下滑,黄仁勋说得清楚,AI领域的竞争是持久战,不是靠禁令就能速胜的。
特朗普的政策,看似来势汹汹,实则是在透支美国的优势,未来几年,中美在科技、经济的角力只会更激烈,而特朗普的孤注一掷,怕是难有胜算。
更新时间:2025-05-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