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谁还敢欺负中国?这就是下场,韩媒哀嚎:韩国成为最大受害者

这几年中美在芯片上的拉锯战,真是看得人直摇头。说白了,美国从2022年开始就想拉着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搞什么芯片四方联盟,目的就是重塑全球半导体供应链,卡住中国大陆的脖子。结果呢,中国没坐以待毙,直接用实际行动回击,现在韩国企业夹在中间,成了最倒霉的那一个。韩媒直呼韩国是美中半导体战争的最大受害者,这话听着就觉得扎心。

先说说起因吧。美国觉得中国半导体发展太快,威胁到他们的霸主地位,所以从2022年3月开始推动这个联盟。韩国企业像三星和SK海力士,本来在中国有大把工厂,靠着中国市场赚得盆满钵满。

可美国要求盟友限制对华技术出口,韩国政府和企业一下子就左右为难。2023年,美国继续加码,10月又加强了对华芯片出口管制,荷兰和日本也跟进。韩国呢,虽然表面上加入了联盟,但动作一直很谨慎,因为中国是他们最大的贸易伙伴,丢不起那个市场。

中国这边也没闲着。2023年3月31日,中国网信办启动了对美国美光公司在华产品的网络安全审查。审查花了50多天,5月21日公布结果,美光产品有安全隐患,中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不能再采购。美光股价立马跳水,市值损失20多亿美元。

中国企业跟着停购美光货,转向其他供应商。这事直接让美光在中国的业务受重创,到2025年,美光中国区甚至启动裁员,涉及研发、测试等部门,上海和深圳的员工不少都受影响。美光2025财年第三季度财报还提到,这个审查对他们中国业务的负面影响还在持续。

韩媒这时候哀嚎得最响。2023年7月16日,《时事杂志》文章就说,韩国成为美中半导体战争的最大受害者。文章点出,美国施压下,中国出口管制直接打击韩国芯片生产,三星和SK海力士工厂依赖镓锗,生产成本上升,市场份额丢了。

2024年,韩国智库报告说,美国的芯片法案让全球工厂流回美国,韩国制造业面临空洞化风险。2025年,韩国媒体继续抱怨,美国管制对华半导体出口,受打击最大的却是韩国,因为中国自给率提高,韩国技术相对落后。

大韩商会会长崔泰源的话最有代表性。他2023年就说,放弃中国市场,韩国就没恢复能力。2025年7月,他又警告,韩国制造业失去的10年已经开始,如果不靠AI重振,10年后可能淘汰。

中国制造业质量飞速提升,韩国企业得把焦点从中国转移到其他市场,但这谈何容易。崔泰源带团访美,和特朗普政府高官谈合作,但全球地缘风险超出韩国掌控。他还去越南扩大投资,但这些替代市场规模小,远比不上中国。

中国半导体产业呢?这几年加速自给自足。2025年,中国芯片出口前两个月达251亿美元,增速13.2%,超过韩国同期197亿美元。中国设备进口虽温和下行,但上海和广东需求强,非光刻设备突出。

全球芯片产能增长,中国是唯一放缓的主要经济体,但这反映美国管制和国内调整的影响。中国本土设备提升,成熟制程产能稳住,先进制程虽受限,但7nm芯片还能产出,虽良率低,但市场竞争力在追赶。

韩国企业困境显而易见。2025年,美国移除三星中国半导体和SK海力士大连工厂的豁免,需要逐案申请设备进口。股价下跌,投资计划受阻。

韩国政府向美方求豁免关税,警告会影响数百亿美元投资。可中美博弈下,韩国企业投资成“人质”,消费市场关门,损失终究落到自己头上。韩媒称,韩国在美中竞争下,还得当受害者一段时间。

想想看,美国想脱钩,结果中国用出口管制反击,盟友跟着遭殃。韩国半导体出口2024年创纪录1419亿美元,但43.9%增长靠中国订单。现在中国本土化加速,韩国份额缩水。2025年,美国半导体投资预计2027年起超中国、台湾和韩国,全球设备转向美国本土。韩国企业加强与西方合作,但维持对中国接触,平衡中美关系成常态。

这事告诉大家,国际博弈里,没人能独善其身。美国施压,韩国企业痛了,中国产业韧性强了。韩媒哀嚎不是没道理,韩国成了最大受害者,下场就是这样。

谁还敢轻易欺负中国?中国有资源有市场,反制起来不手软。韩国企业现在多元化供应链,在越南印度建厂,但成本高,转移慢。短期生产中断难免,长期看,得本土创新减风险。

崔泰源多次强调,中国市场巨大,得维持友好合作。可现实残酷,地缘政治风险让韩国企业头疼。2025年3月,韩国总统尹锡悦实施戒严令,后遭弹劾,国内动荡加剧。经济上,稀有金属储备告急,锂只够5.8天。如果不找对策,环保产业如电动车太阳能也受拖累。

中国这边,2025年5月14日,商务部暂停部分美国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作为高层会谈回应。本土芯片测试加速,减少进口依赖。韩国企业尝试在美投资,但短期损失数百亿美元。美中芯片博弈延续,中国矿物管制扩展,美国收紧豁免,韩国平衡难。

日韩贸易争端历史教训在眼前,日本限制高科技材料,打击韩国半导体和手机行业。韩国人愤怒,把责任推日本。现在轮到韩国自己,夹在中美间,滋味不好受。2025年,中日韩经贸部长会议,三方同意加强供应链合作和出口管制对话。日韩想从中国进口半导体原料,中国想进口日韩芯片。中日韩共识是保持供应链畅通。

美国拉拢日本,2025年2月,日本追加对华管制,列管十几种半导体物品,把中国公司黑名单。日本承诺增购美国天然气,投资1万亿美元,买10万亿军火,放弃收购美国钢铁,转为投资。美日对中国东海南海台湾海峡发难。可日本也占不到便宜,美国想占日本便宜,干柴烈火。

韩国不同,依赖中国太深。2025年8月,美国催韩国紧缩对华芯片出口管制。韩国总统李在明调整“安全靠美国,经济靠中国”政策,但短期阵痛长期失衡。如果中美冲突升级,韩国产业链脱钩加速。

中国半导体自给率提高,韩国技术落后成痛点。韩媒控诉尹锡悦执政两年,让韩国失去对华最大优势。国际竞争中,韩国姿态保守,骑虎难下。

这下场,谁敢欺负中国?中国用事实说话,管制一出,盟友先疼。韩国企业支付高昂代价,生产线效率降,市场份额挑战大。未来,中国加强矿物管制,扩展更多材料,美国进一步收紧豁免。韩国推动本土创新,多元化供应链,减少风险。企业调整策略,增加在美投资,但短期中断不可避。

总的来说,这场战争没赢家,但韩国受害最深。韩媒哀嚎有理,谁让夹在中间呢。中国发展没停,韧性在那摆着。看谁还敢轻易下手,下场就是这样。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1

标签:财经   韩国   受害者   中国   下场   三星   美国   半导体   管制   日本   芯片   企业   中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