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妈妈”用真情守护童心,龙华区凝聚社会关爱合力

近日,在深圳市龙华区一家影院内,一幕温馨的画面正在上演:爱心妈妈牵着结对儿童的手步入影厅,全程悉心陪伴——时而轻声讲解剧情,时而递上准备好的小零食……

爱心妈妈与结对儿童观影

这一场简单而温馨的观影,只是龙华区推动爱心妈妈结对关爱工作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全区已成功招募488名女性担任爱心妈妈,与551名困境儿童建立结对关系。通过“六个双”特色工作法,龙华区妇联在队伍招募、培训赋能、资源支持等方面提供坚实保障,构建起“帮扶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群、带动整个辖区”的良性循环,为儿童关爱保护注入了持续而温暖的动能。

以爱为媒,双向奔赴

“摸底”与“匹配”,是爱心妈妈结对关爱的两组关键词。在全面摸排的基础上,龙华区妇联建立了流动留守、残障、孤独症、经济困难等困境儿童数据库,并面向社会广泛发布爱心妈妈“集结令”,招募了妇联执委、巾帼志愿者、教师、医护人员等一批热心力量,实现了精准结对。

爱心妈妈结对见面会现场

在众多受助儿童中,特殊儿童群体尤其需要细致与专业的关怀。2024年3月,大和社工村妇联执委许玲香响应区妇联招募,成为了一名邻家爱心妈妈,与一名孤独症孩子结对。她动员身边爱心公益力量共同为24名“星星的孩子”建立详细档案,记录其行为特征与潜在兴趣。在此基础上,她精心选择触感绘本,组织捏青团、包饺子等感官活动,逐渐走进孩子的世界。她分享道:“有一次阅读课上,一个女孩因环境嘈杂突然焦虑,她跑向我不断喊着‘抱抱,抱抱’。我紧紧抱住她,感受着她小小的身体和对我的全然信任。那一刻我明白,我们的陪伴给了她安全感。”

而在观澜街道君子布社区的朱曲妹则以另一种方式付出关爱。作为11岁网瘾少年朱某的爱心妈妈,她不仅耐心劝导孩子认识网络成瘾的危害,更主动带他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帮助他重建自信、融入集体。渐渐地,朱某摆脱了虚拟世界的束缚,笑容也日益阳光。

这些转变并非个例。越来越多的孩子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叛逆回归积极,爱心妈妈们也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从“单纯帮扶”到“精准服务”、从“个体行动”到“组团结对”的成长。如今,龙华区各类爱心妈妈正以不同形式持续输出关爱:邻家爱心妈妈通过电话、微信日常关心孩子生活与学业,提供经济与学业支持;专长爱心妈妈发挥专长,上门提供康复训练、心理疏导或社会适应辅导;湾区爱心妈妈积极参与组团探访,合力实现孩子一个个小小心愿……

多维支持,从“帮不了”到“帮得上”

如何让爱心妈妈的关爱不是一次性,而是长久的、看得见的,龙华区妇联明确了三个维度的支持:专业维度,让一次次针对性培训解决“帮不了”的困惑感;资源维度,以区妇儿帮扶与发展基金支撑起“帮得上”的成就感;宣传维度,将绵绵不断的爱心接力转化为“帮得好”的自豪感。

2025年5月,一场名为“护花”的普法赋能培训在龙华区党群服务中心举行。区人民检察院检委会委员、未成年人检察工作负责人梁彬心检察官受邀为40余名爱心妈妈授课。她结合典型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未成年人权益侵害的识别方法、强制报告制度操作流程,以及如何在结对帮扶中运用法律知识保护儿童权益。培训现场互动频繁,爱心妈妈们就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难点与检察官展开热烈交流。一位参与培训的妈妈表示:“这次学习非常及时和实用,不仅增强了我们识别风险的能力,也更坚定了用专业方法守护孩子的决心。”

爱心妈妈普法赋能培训现场

实质性支持同样不可或缺。龙华妇儿帮扶与发展基金持续为爱心妈妈行动提供资源保障,通过设立专项关爱项目,构建起“物质+服务”的双重支持网络。基金面向结对儿童发放“初见有爱”见面包,内含学习用品、生活必需品、体育锻炼器材等实用物资;同时还会在孩子生日时送上“共享甜蜜”生日包,含蛋糕、贺卡及暖心礼物,让关爱变得可触可感。

爱心妈妈为结对儿童送去见面礼

此外,基金还支持爱心妈妈申请开展多元亲子活动,如组织观看公益电影、参观科技馆、海洋馆和野生动物园等,拓展儿童视野、增进亲子情感。截至目前,龙华区已累计发放见面包153份、生日包60份、各类观影及参展票券75份,提供“看得见的物资支持”和“可感知的成长陪伴”。

爱心妈妈专场活动现场合照

龙华区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努力让每一份爱心都落到实处、发出光亮。无论是专业的培训,还是一份礼物、一张电影票,希望能看到孩子在关爱中自信成长、温暖绽放。”

机制创新,护航长效关爱

爱心妈妈结对关爱,是一项需要系统部署、专业支持和长效管理的民生工程。龙华区妇联从顶层设计入手,聚焦“帮扶谁、谁来帮、帮什么、怎么帮”等关键问题,逐步构建起一套规范化、可持续的关爱服务体系。

为此,龙华区妇联创新实施“六个双”特色工作法,以“工作指引+服务手册”精准指导,以“网格妇联+爱心妈妈”推动联动,以“线上阵地+线下基地”促进多元互动,以“特色服务+专场活动”深化情感联结,以“妇儿基金+专业支援”强化资源支撑,以“培训赋能+宣传激励”完善保障机制。

“六个双”特色工作法围绕关爱主体、关爱载体、关爱对象展开,比如“网格妇联+爱心妈妈”立足网格妇联的靠前优势和组织优势,便于爱心妈妈链接资源开展“组团式”关爱帮扶;“线上阵地+线下基地”可以依托爱心妈妈工作交流群和妇儿之家等阵地,开展交流服务活动;“特色服务+专场活动”既关注不同困境儿童的个性需求,也关注他们的共性需求,提供丰富多元的服务……通过这六大举措的全方位支撑,让爱心妈妈摆脱了“用爱发电”的困境,拥有了关爱帮扶的专业能力和丰富资源。

“我们不仅要实现结对全覆盖,更要做到关爱精准化、服务专业化、机制长效化。”龙华区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龙华区已涌现出温晓云、苗志英、莫荣和民治街道“爱心妈妈巾帼志愿队”等一批典型,逐步形成“妇联引导、妈妈主动、社会协同、儿童受益”的工作格局。

未来,区妇联将持续联动相关部门,进一步拓展专项基金资源、完善爱心妈妈培训体系、推广“组团结对”“网格联动”等创新模式,系统提升关爱服务的覆盖面和实效性,让更多孩子在成长路上感受到持续而温暖的陪伴。

(受访单位供图)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方慕冰 通讯员 粟思敏)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9

标签:育儿   童心   合力   爱心   真情   妈妈   社会   龙华   妇联   儿童   孩子   维度   网格   专业   资源   精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