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国乒女将陈幸同在WTT横滨站夺冠,这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当然也包括我在内。陈幸同作为一名智慧型运动员的获胜,为当今的乒乓球指出了新的发展方向。
之前看过陈幸同的很多场比赛,很不看好她。主要有两点原因。其一是她太佛系,没有运动员的血气和激情。有几次,她跟队友的比赛,大幅领先,胜券在握,都在关键时刻心慈手软,无法一锤定音。其二,她好像没有太强的求胜欲,输球后从来没有懊悔和惋惜的意思。无论输赢都面无表情,是冷面了,但却不是杀手,这让人觉得看她打球不带劲。
而这次横滨的比赛,陈幸同完全脱胎换骨。先是在0:2的情况下逆转早田希娜,接着战胜悍将王艺迪,决赛又逆转孙颖莎,完全是一派临危不乱、胸有成竹的大将风度。夺冠后,还露出从未有过的灿烂笑容,尽显纯真、可爱的一面。
作为一名国乒资深球迷,从上世纪80年代就关注国乒比赛,历经女队的各时期的冠军,从曹艳华、童玲到邓亚萍,再到王楠、张怡宁、丁宁、李晓霞、孙颖莎、王曼昱等人,这些冠军其实说到底是一类人,有着相似的成长道路。她们大多少年成名,天赋异禀,争强好胜、坚韧不拔,被当做领军人物培养。而陈幸同绝对是个非典型的世界冠军。
首先,陈幸同在28岁才取得wtt高级别赛事冠军,而且是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至于是否能在更具影响力的乒乓球三大赛事取得成绩至今是个未知数。她从未被国乒当成重点培养对象,在重大赛事中充当扫雷者,遇到实力强劲的队友,她一般是缴械投降,一方面是实力不济,一方面也是没有勇气掀翻对手,战胜更强外协,冲击冠军。
而这一次,她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一路过关斩将,但几乎场场比赛都是逆袭成功,显示出强大的求胜欲望。更重要的是,她并非一名进攻型选手,只是近期调整了战术,防反更加犀利一些。像这种典型的后发制人的队员赢得胜利在国乒中非常少见,因为要有强大心理保障下的稳定发挥才能取胜。陈幸同在比赛中对胜负从不喜形于色,很注意把控情绪,即便是在决赛中千辛万苦之后战胜孙颖莎,也没有倒地庆祝的夸张举动,而只是淡淡一笑,感觉有点不敢相信迟到的胜利。赛后采访中,她也没有沉浸在个人的喜悦中,而是说要请大家吃饭。
陈幸同的这种对待胜负的态度在国乒女队中应该是绝无仅有的。以往的比赛中,无论是王楠和张怡宁、丁宁和刘诗雯还是孙颖莎和王曼昱,成绩的伯仲之间往往弥漫着令人窒息的竞争气氛和女孩子之间的勾心斗角。而在陈幸同那里,这些完全不存在。
在我看来,陈幸同的取胜,相比国乒女队再取得多少冠军都更有意义。它代表了这项运动的成长,以及取胜路径的变化。这一点从前国手朱雨玲在美国大满贯的夺冠就可看出端倪。这两人其实都是技术全面过硬的智慧型选手,两人都有博士学历,在场上有自己的方法论。
在当今世界,乒乓球的顶尖选手无论男线女线,其技术差距逐渐缩小。在这种情况下,运动员稳定的心理素质、超强的防守能力和战术的临场调整就显得非常重要。那些情绪起伏大的进攻型选手在关键时刻反倒不容易取胜。当然,要成为智慧型球员需要有一个非常聪明的头脑作为基础。从某种程度上说, 樊振东和雨果都是这类选手。陈幸同的获胜显然不是国乒刻意培养的结果,她是自学成材的。但是她的成功应该为国乒指明了培养顶尖运动员的最新的方向。
更新时间:2025-08-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