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云社高峰发长文缅怀杨少华,公开多个证据力证杨先生不是海清

与其他公众人物离世时不同,杨少华在去世当天还坐着轮椅参加了某饭店的开业庆典。中午回到家中,又在三儿子杨伦的引导下,录制了一段带货视频。

为此,网上还引发了一定的争议。

有人说是孩子们压榨老爷子的最后价值,大热天还顶着烈日参加活动,多半是热着了,累着了。

也有人觉得老爷子在这个年龄还能参与社会活动,奉献自身的力量,然后在没有经历痛苦的情况下和世界作别,是一种难得的福分。

老艺术家的离世总是令人惋惜不已。

杨少华先生离世后,不少业内人士、公众人物,受过老爷子恩惠和提携的后辈,都通过各自的方式表示哀悼。

也有不少我们熟悉的曲艺界艺人,亲自前往灵堂吊唁,送了老爷子最后一程。

其中就包括与杨少华交情颇深的德云社相声演员高峰。

7月11日凌晨,高峰在前往殡仪馆送别杨少华后,写了一篇长达两千字的文章,缅怀杨老爷子,也为他所受的争议正名。

高峰在文中提到,每一位相声老前辈的离世都会触动他内心最脆弱的神经,更何况是对相声艺术发展有着深远影响的杨先生。

这两天看到很多新闻报道,都称呼杨先生为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或相声泰斗、相声大师,在这个标签横飞的年代,高峰更愿意称他为相声老艺人。

高峰评价杨少华的表演朴实无华、真切自然,就像邻居老人、家里长辈那么亲切自然。

文中写了杨先生为何是一个好丈夫,他从不让爱人看自己演出,说怕自己在台上装男扮女她看着难受,每次演出回到家,老伴总要说一句“受累的回来了”,这就值。

后来老伴走了,杨先生独自生活了二十二年。

也写了杨先生为何是一个好父亲,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的“困难时期”,为了让八九岁的儿子杨威吃一顿西餐,他把衣服卖了要了四个菜,儿子知道后,至今六十多年,不吃一口西餐。

高峰也在文中提到了他和杨少华这些年的相处细节,以及老爷子对他生活上的关照和艺术上的提携。

在后半部分,高峰专门列出多项“证据”来证明杨先生不是海清。

杨先生是北京人,幼时生活贫苦,12岁时在启明茶社当学徒,在常连安先生的引荐下拜郭荣起为师,这一切看似顺理成章,相关百科资料介绍上也是这么写的。

但时至今日,这一话题仍是相声界的一桩“悬案”。

高峰口口声声说“无意为杨先生证明什么”,但他所列出来的都是杨少华先生有师承的证据。

第一,郭荣起先生曾带着杨少华先生以及杨先生的徒弟朱永义和张永久拍过合照,郭、杨二位先生坐,朱、张二位站。其他大合照里郭、杨二位同框也是屡见不鲜。

第二,杨少华先生给郭荣起先生捧过哏,有剧照。

第三,相声大家常宝霆先生,是郭荣起先生的内侄,也是郭先生名正言顺的大徒弟,杨少华先生也给常先生捧过哏,常先生明确提到了“咱师父”,有录音为证。

第四,2017年,天津电视台搞了一场纪念郭荣起先生诞辰百年的相声大会,杨少华先生作为郭先生的弟子被邀请参加,同场演出的还有郭荣起先生的关门弟子谢天顺先生及郭先生的公子、女儿和内侄等,均没人对此提出异议。

高峰说这桩桩件件都“不足为凭”,但要是把这些事加在一起,事情也许就并不复杂。

今天(11日)上午,杨议答谢来宾时说了一句话,“他是一个民间的优秀艺人,受常家的提携,马家的栽培,侯家的关爱,走到今天,他无愧于他的艺术人生。”

人已逝,艺长存,杨少华先生,一路走好。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2

标签:娱乐   力证   证据   高峰   杨少华   杨先生   相声   老爷子   内侄   文中   艺人   儿子   演出   老伴   自生   西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