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说“为我好”了!我靠这本书,戒掉吼骂,把孩子养成了“别人家的孩子”
无数家庭因它改变:不做“虎妈狼爸”,轻松养出自信、自律的娃!
“跟你说过多少遍了!”“再不写作业就别想看电视!”“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不听话的孩子!”……这些话,你是不是也脱口而出过?
曾经的我,就是这样一位“吼叫妈妈”。每天和孩子斗智斗勇,精疲力尽,家庭氛围降到冰点。我一度怀疑,是不是天下所有的孩子都来“讨债”的?直到我遇见了它——《正面管教》。
读完这本书,我才恍然大悟:不是孩子有问题,而是我的管教方式,从一开始就错了! 今天,就把这本书让我“脱胎换骨”的核心理念,分享给所有在育儿路上挣扎的父母。
核心观点
1. 你的孩子,为什么“不听话”?真相让人心疼
传统管教里,我们习惯了两种模式:惩罚与娇纵。
· 惩罚:短期有效,立竿见影。但长期后果是什么?孩子会变得愤恨、报复、叛逆或偷偷摸摸。他们学不会自律,只学会了“别被抓住”。
· 娇纵:看似是爱,实则是害。孩子会变得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感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正面管教》提出了颠覆性的“第三种方式”:和善与坚定并行。它不是非黑即白,而是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共同制定规则,并坚定地执行。
2. 破解育儿难题的“万能钥匙”:一个核心,四个步骤
这本书的灵魂,就在于一句话:“孩子所有不当行为的背后,都是一个感觉迷失、缺乏归属感和价值感的孩子。”
当孩子哭闹、顶嘴、不合作时,他其实是在用错误的方式对我们说:“我感觉不到归属,我不知道自己重要不重要,请关注我,爱我。”
基于此,书中给出了解决问题的“黄金四步”:
· 第一步:识别错误目的——孩子是在寻求过度关注,还是在寻求权力?是在报复,还是自暴自弃?看清行为背后的“密码”,才能对症下药。
· 第二步:连接先于纠正——先给孩子一个拥抱,说“妈妈知道你很难过”,让他的情绪被看见。只有当情感连接建立,你说的话他才听得进去。
· 第三步:启发性提问——把“你给我去写作业!”换成“我们约定的看电视后要做什么呢?”把命令变成提问,激发孩子的内在责任感。
· 第四步:关注于解决方案——和孩子一起头脑风暴,“对于这个问题,你有什么好办法吗?”让他参与其中,成为问题的解决者,而不是被惩罚者。
3. 让我受益最大的两个“神器”
· 家庭会议:每周一次,全家坐在一起,感谢彼此,讨论问题,计划娱乐活动。这不仅是解决问题的平台,更是增进感情的绝佳时机。
· 积极暂停角:在家里设置一个安静、舒适的角落。当任何家庭成员(包括父母!)情绪激动时,可以去那里冷静下来。记住,这不是“冷暴力”的关禁闭,而是帮助情绪降温的“冷静太空”。
就拿我儿子写作业磨蹭来说。以前,我是监工,他是囚犯,每晚都是鸡飞狗跳。
学了正面管教后,我改变了策略。
首先,我和他开了个家庭会议,共同制定了“作业计划”:放学后可以玩半小时,然后开始写作业,完成后有额外的亲子阅读时间。
其次,当他又开始磨蹭时,我没有吼他,而是走过去,抱了抱他(连接),然后问:“宝贝,我看你有点烦躁,是我们的计划出问题了吗?你需要妈妈怎么帮助你?”(启发性提问)
他愣了一下,小声说:“数学题有点难,我不想做。”
我说:“那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个‘难题怪兽’好不好?你先做会的,把最难的一道留给我,我们一起来打败它!”(关注于解决方案)
奇迹发生了。他不仅顺利完成了作业,还因为我的理解和帮助,对我们的“联盟”关系非常自豪。现在,他写作业基本不用催,因为他知道,这是“我们”的事,而不是“我”命令“他”的事。
《正面管教》这本书,教的从来不是如何“控制”孩子,而是如何“赋能”孩子。它让我们明白,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出拥有 “七项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对个人能力的感知力、对自己在重要关系中的价值的感知力等)的孩子。
育儿先育己。 当我们把目光从孩子的“问题行为”上移开,转而关注彼此的“心灵连接”时,你会发现,那个让你头疼的“小恶魔”,其实一直是个渴望被理解、被尊重的“小天使”。
如果你也厌倦了吼叫与对抗,如果你也希望拥有亲密的亲子关系,那么,这本书就是你苦苦寻找的答案。
【互动话题】 你在育儿路上最大的挑战是什么?是写作业?还是玩手机?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我们一起用“正面管教”的方法来支招!
关注我们,一个专注分享科学育儿干货的宝妈,每天带你解锁一个育儿新知识!
更新时间:2025-10-3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