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深秋,一份仅有两百余字的报告被呈送至周恩来总理的案头。
这份由外贸部副部长李强撰写的简短文件,提出了一个在当时看来颇为大胆的建议——动用国家宝贵的外汇储备在国际市场购买黄金。彼时中国外汇储备极其有限,国内经济建设急需资金,将外汇转化为不能直接用于购买技术设备的黄金,在许多人眼中无异于一种奢侈甚至冒险的行为。然而周总理以其敏锐的战略眼光,看出了这一建议背后的深远考量,当即批示予以支持,并特别注明“要多少钱都可以给”,还请长期主持财经工作的李先念同志具体落实。
李强这个人,看国际金融那个潮水看得真准,脑子里早就算计好了怎么弄,他最早是搞无线电的,后来转到外贸,眼睛就一直盯着外面的市场,六十年代那会儿美元因为越南打仗,财政顶不住了,大家都不信美元,都跑去抛美元抢黄金,美国那边拉着欧洲想稳住黄金价,结果没用,金价一个劲往上跑,那个体系眼看就要垮了,李强就觉得黄金这东西要成关键,得提前把路铺好。
说起他的经历,那也是挺有意思的,江苏人,一九零五年生的,小时候就在上海闹革命,二八年周恩来找他,让他去搞无线电收发报机,第一批设备就是他亲手搞出来的,从一个技术员慢慢干到外贸官员,五二年毛主席点他的名,让他去外贸部当副部长,一开始心里也没底,可他学东西快,干活又细,没多久就全搞明白了,俄语张口就来,机械也门儿清,以前搞地下工作的时候还在交易所里混过,这些底子让他搞外贸特别顺。
那时候的黄金,在新中国经济里头可是个大家伙,国家统一收,统一分,关键时候能拿出去跟外国人算账,也能当战略储备放着,六九年到七八年那阵子,黄金在中国外汇储备里占了六成还多,是实打实的硬通货,老百姓家里有黄金想卖,还得拿着户口本去银行,一两就给九十五块钱,管得特别严,后来才慢慢放开,李强当时那个建议,就是瞅着这个大环境,为了金融安全着想。
黄金收购一搞起来,中国在国际市场上就动起来了,算了一下,就是趁着金价低的时候买进,黄金储备一下子多了一百六十吨,李强这人看行情看得太准了,买卖黄金,连期货都一起做,给国家挣了三十六亿美元,要知道七二年那年,中国全年的出口总额也就这么多钱,这事干得漂亮,李先念都当面夸他,说你小子干得真不赖。
李强这脑子不光用在黄金上,七三年国际上白糖价格炒得老高,都是那些炒家在里头搞事,他就让香港的华润公司放个风出去,说中国准备拿一大批白糖出来换化肥,国外的炒家一听这话,立马就慌了,赶紧低价抛售手里的糖,化肥价格倒上去了,中国这边就趁这个机会,用很低的价格买了一大堆白糖回来,这市场玩的,脑子转得就是快。
后来改革开放,李强在外贸这块还是使劲,中央里头第一个说要用外国贷款的就是他,还把可口可乐的生产线给引了进来,八一年生产线是建好了,可市场不怎么买账,他干脆自己亲自上阵搞活动,在王府井弄那个幸运瓶,搞有奖促销,才慢慢把场面给打开了,这些事现在看着好像没什么,放那个时候,没点胆子和眼光真干不出来。
从一个搞无线电的技术员,到一个外贸干部,李强这一路走过来,就是新中国那代技术人怎么变成经济人的一个影子,他九六年走的,活到九十一岁,一辈子都挺低调,干事实在,回头看六九年那个决定,那不光是个金融上的操作,那是中国头一次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亮本事,也给后来的黄金市场全面放开打了底,不然哪有二零零二年上海黄金交易所开业,黄金从国家手里流到老百姓手里的事。
现在再回头看这事,李强提的建议,周总理当时拍的板,那一代搞财经的人在国际舞台上的眼光真不是盖的,就在那个布雷顿森林体系快完蛋的时候,不光给国家赚了钱,还让中国在国际上的说话分量重了不少,看得是真远,这件事就是中国黄金管理变化的头一个大步子,后来黄金市场搞得这么热闹,里头都有那时候的影子。
更新时间:2025-10-0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