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是,特朗普在“助力”中国崛起!
另一个好消息是,美国要输掉21世纪最重要的“战争”了!
日前,特朗普政府突然宣布,H-1B签证申请费直接飙升到10万美元。
这还不够,9月23日美国国土安全部又补了一刀:以后签证抽签,薪资高者优先,低薪申请人直接靠边站。
消息一出,硅谷瞬间分裂了。
英伟达CEO黄仁勋、OpenAI的奥尔特曼这些大佬纷纷点赞,表示这能筛出“真正的高端人才”。
可一些小的科技初创公司就不乐意了,向《纽约时报》吐槽:刚谈好3个印度工程师,光签证费就要30万,简直是天文数字,老板只能无奈暂停招聘。
美国这波操作,确实让人看不懂:
美国靠H-1B签证吸了几十年全球人才,硅谷一半技术骨干都来自海外,现在突然把门槛抬这么高,是嫌自己人才太多了?
21世纪最宝贵的是什么?
人才!
结果现在特朗普为了赚钱,拱手将全世界人才赶出了美国。
巧的是,中国在10月1日正式推出K字签证,专门给科技人才开绿灯,不用邀请函就能申请,还能多次往返。
这时间差,难道是特朗普上赶着给中国送“大礼”?
先说说美国的政策到底有多“坑”。
表面看是“优化人才结构”,实际就是给中小企业下绊子。
瑞士西茨集团首席投资官蒙绍表示,“从创新角度看,这对美国绝对是灾难,也是其他国家向海外专业人才和劳动者敞开大门的黄金机遇”。
要知道,硅谷的创新活力从来不是靠巨头撑起来的。
以前H-1B签证71%都是印度人,这些人撑起了美印2800亿美元的科技合作链。
现在好了,每个人要多掏近10万美金,刚毕业的技术新人直接被卡在门外。
科技圈的创新,不恰恰是这些敢闯敢试的年轻人搞出来的吗?
这哪是筛选人才,分明是给科技行业搞“贫富分化”。
美国的这波操作,其实早有苗头。
从喊“雇佣美国人”到现在涨签证费,本质都是把人才政策绑上短期政治战车。
可他们忘了,上世纪美国能在航天、核能领域领先,靠的就是收留欧洲逃难的科学家。
现在反着来,不就是把人才往外推吗?
这边美国忙着筑墙,那边中国的K字签证来得正是时候。
这可是中国10多年来第一次大调签证政策,专门面向国外青年科技人才。
之前已经对54国免签了,现在又补个K字签证,一套组合拳打得美国晕头转向。
中国驻印度大使馆的数据显示,咨询K字签证的STEM毕业生比8月多了3倍,有些已经在办美国签证的,直接掉头改申请中国的。
当然,可能有人会问,人才吸引过来了,但能留住他们、用好他们吗?
其实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中国早就不是只靠签证政策“拉人”了。
华为、腾讯在硅谷、波士顿设了“海外人才工作站”,专门帮想过来的人处理学历认证、落地对接这些琐事;
中科院还针对外籍青年科研人员搞了“联合研发项目”,给专项经费支持。
这些配套措施和K字签证配合起来,不就是为了让人才不仅“愿意来”,还能“留得下、干得好”吗?
半导体、生物技术这些“卡脖子”领域,本来就缺国际人才。K字签证既给中国产业升级添加动力,也给全球人才多一个选择,算得上双赢。
而且这不是中国第一次接“溢出人才”了。之前美国收紧对华科技人才限制,不少华裔科学家转来中国,很快就在量子计算领域做出了成果。
现在特朗普主动把人才门槛抬高,中国没理由不收这份“大礼”。
最后再谈三点:
第一,美国科技圈的“分裂”才刚开始。
巨头们乐见其成,毕竟能少些中小企业抢人才;可初创公司得不到“新鲜血液”,用不了几年创新就会断层。
美国信息技术产业协会已经起诉,表示特朗普的这些政策“违反移民法,会让美国科技企业失去竞争力”,接下来少不了有“大戏”。
第二,特朗普的“钱袋子思维”害了自己。
跟之前逼科技大佬捐钱一样,这次涨签证费也是想“创收”,却忘了人才是创新的根。欧盟罚谷歌35亿他都跳脚,现在自己砸自家创新的锅,真是捡了芝麻丢西瓜。
第三,开放才是人才争夺战的核心。
欧洲推出蓝卡,英国简化博士签证,都在抢人才。美国倒好,反而建围墙。
说白了,人才就像水,哪里环境好就往哪里流。
特朗普忙着给美国筑墙,中国却在开门迎客。
这份送上门的“人才大礼”,中方自然照单全收,而这些人才带来的活力,迟早会变成中国科技崛起的动力。
接下来就看,美国硅谷的大佬,会不会比特朗普先着急了。
更新时间:2025-10-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