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国际博物馆日,记者继续走进市博物馆,探寻镇馆之宝背后的秘密。今天要介绍的是一件距今约8500年,顺山集遗址中出土的陶灶,这是中国迄今为止最早的陶灶,专家称它为“中华第一灶”。
视频加载中...
市博物馆工作人员 李娜
顺山集遗址位于泗洪县梅花镇,这个场景是根据考古资料复原的顺山集人生活场景。从这个场景我们可以看到,顺山集人有的在修补房屋,有的在蒸煮食物,有的在研磨谷物。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8000多年前古人是怎么生火做饭的吧!
市博物馆馆长 高小亮
我们所展示的就是泗洪顺山集遗址出土的陶灶,这不仅是中国最早的陶灶,而且是中国出土最早的移动式陶灶,在当时具有非常先进的功能。首先它具有聚火的作用,相对于其他陶支脚的陶灶,它的聚火功率大大提升了。第二个,这个陶灶两边各有一个把手,这样子就可以进行移动,大大方便了古代人类使用火的这个功能。因此,专家把它称作“中华第一灶”,具有非常重要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
高小亮介绍,“中华第一灶”见证了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对火的利用和掌控。同时,顺山集遗址还出土了多种类型的支架式灶台,充满了原始的艺术气息。
市博物馆工作人员 李娜
与我们刚才看到的“中华第一灶”不同,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支架式灶台,它虽然没有“中华第一灶”聚火,但是它的造型丰富多彩。
顺山集遗址的发现,不仅填补了江苏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空白,也为研究中国史前文明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而顺山集文化不仅是江苏省境内已知最早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也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环壕聚落,将江苏文明史推前了至少1600年,被誉为“江苏文明之根”。
从移动式陶灶到造型别致的支架灶台,每一件文物都在诉说着顺山集先民的智慧结晶。在博物馆,众多沉睡千年的文明密码,正通过考古工作者的双手被一一唤醒,让我们得以与远古对话,感受中华文明源头的温度与光芒。
记者:魏平
融媒体编辑:万蒙恩 王淼
审核:解秀晴
更新时间:2025-05-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