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8日,巴西对外发了一则公告,宣布对中国的无纺布发起反倾销调查。
涉案的产品不少,涵盖了23个税号的合成纤维非织造布。

有意思的是,就在三天前,中国的进口商刚集体暂停了180万吨巴西大豆的新订单。
这两件事凑在一起,任谁看都觉得不简单,这事儿得从大豆说起。
之前中美贸易有摩擦,中国把不少原本给美国的大豆订单转到了巴西,这一下,巴西对华的大豆出口量涨得很猛。
可能是甜头尝多了,一些巴西粮商就产生了错觉,觉得中国离了他们的大豆不行,这种错觉慢慢变成了涨价的底气。

他们觉得,中国在巴西的港口、铁路都投了钱,肯定被绑定了,而且他们觉得中国能接受涨价,毕竟之前一直买得多。
可他们没算到,大豆价格一涨,中国这边的加工利润直接跌到了负数,中粮、益海嘉里这些企业也不含糊,直接停了12月到次年1月的订单,一共180万吨。
订单停了,但中国的需求还在,阿根廷刚好宣布取消大豆出口税,中国在48小时内就敲定了数百万吨的采购量。

这个操作一下就让巴西慌了神,巴西全国谷物出口商协会后来把全年对华出口预测从1.1亿吨调到了9500万吨,还承认是短期利润丢了长期信任。
巴西这次是真的错把中国的短期依赖当成了长期垄断,这种判断失误付出的代价不小。
巴西粮商的涨价行为,根源在于双重误判,他们一方面觉得中国的投资形成了绑定,另一方面低估了中国对价格的容忍度。

这两种误判叠加,让他们敢集体抬高大豆到岸价,本来想靠着“中国离不开我”的心态赚笔大钱,后来发现中国的应对比他们想象的果断得多。
180万吨订单的流失,直接让巴西少了近12亿美元的收入,更关键的是,中国的订单不是消失了,而是转到了阿根廷。
这一下就打破了巴西粮商的幻想,我查过相关的产业动态,中国这些年一直在调整大豆进口结构。

之前巴西确实占了很大份额,但这几年中国陆续新增了乌拉圭、巴拉圭等供应国,进口来源地已经扩展到15个。
巴西粮商没看到这种变化,还抱着老眼光看问题,这才吃了亏,巴西豆农还在为滞销的大豆发愁时,反倾销调查的公告就发了。

这个时间点太巧了,公告里说调查是应国内行业协会4月的申请,但偏偏选在大豆订单暂停后发布,很难不让人联想到报复。
巴西选无纺布这个品类发起调查,其实是动了心思的,无纺布不像大豆那样是巴西的核心出口产品,也不是中国的核心进口产品,选这个品类,既能给中国施压,又不用担心中国马上对巴西的大豆、铁矿这些核心产业动手。

巴西本土的无纺布产业确实一直在抱怨,说进口产品冲击了他们的市场,用这个理由发起调查,表面上看合情合理。
但实际情况是,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无纺布生产和出口国,不仅价格有优势,在医疗防护这些高端领域技术也领先。
巴西想找替代供应源,短期内根本不现实,很显然,巴西的这个操作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要是真加了高关税,巴西国内的医疗用品、卫生用品价格肯定会涨,最后还是老百姓和相关企业买单,这种报复性的调查,不仅解决不了大豆贸易的问题,还可能破坏两国的贸易互信。
中国这边的回应也很理性,商务部说暂停订单是企业根据市场规则的自主选择,反倾销调查得遵守世贸组织的规则。
纺织工业联合会也启动了应对机制,没有激化矛盾,但也没让步,分寸拿捏得很准。
这场贸易博弈,表面上是价格和反倾销的问题,实际上是两国战略和经济结构的较量。

中国的底气,来自这些年构建的“供应链防火墙”,在供应端,中国早就不是只靠巴西一家了。
15个进口来源国,让大豆进口有了足够的缓冲,阿根廷取消出口税后,价格比巴西低不少,中国企业自然愿意买。
这不是针对巴西,而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长期策略,储备方面也有保障,国家的大豆储备能满足三个多月的需求。
下游的饲料企业也早有准备,减少了豆粕的使用比例,增加了棉籽粕、菜粕这些替代原料。

如此看来,中国对进口大豆的依赖度已经大大降低了,巴西的难题则更复杂。
大豆是他们经济的“压舱石”,出口的大部分都卖到了中国,这种高度依赖让他们陷入了两难:不涨价,覆盖不了种植成本;涨价,又怕丢了中国订单。
这次的事件,正好把这个矛盾摆到了台面上,工业领域的焦虑也不少,不止无纺布,巴西不少本土工业都面临竞争力不足的问题。
但这不是中国产品“倾销”造成的,是他们自身产业结构、技术水平的问题,靠反倾销调查,根本解决不了这些根本问题。

中巴贸易的核心是互补共赢,中国需要巴西的农产品,巴西需要中国的工业品和投资。
巴西想把这种互补关系当成博弈的筹码,其实是打错了算盘,短期可能能争到一点利益,但长期来看,丢了信任更得不偿失。
这场“大豆与无纺布的博弈”还没结束,巴西有些粮商已经开始悄悄降价了,反倾销调查还在按程序走。

但传递的信号已经很明确了,在现在的全球贸易体系里,没有谁是不可替代的,靠垄断要溢价,靠报复性调查施压,这些老办法早就行不通了。
信任才是长期合作的基础,巴西要是真想挽回订单,首先得让大豆价格回到合理区间。
要是继续搞贸易保护那一套,最后损害的还是他们自己的利益,对于所有国家来说,这场博弈都是个提醒,合作才能共赢,对抗没有赢家。
更新时间:2025-11-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