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来了,中美定下谈判地点,特朗普突然发现,关税不能拿捏中国

经过前期在日内瓦和伦敦的两轮磋商之后,中美下一轮谈判终于定了,地点是在瑞典斯德哥尔摩,时间也确定在7月28日和29日,为什么要选瑞典?


有分析认为,主要原因应该是这里远离中美两国近期博弈的火药味,是个不偏不倚的“第三方战场”,有助于双方降温、专注、就事论事。



那记直来直去的重拳,打在了棉花上

还记得几年前,美国人挥舞关税大棒时的那股自信吗?他们以为只要把门一关,就能把“中国制造”活活憋死在家里,让我们的工厂熄火、经济瘫痪,这剧本想得挺美,可惜现实没按着演。


关税这堵墙,没能困住中国,美国市场的大门关上了,我们就转身敲开了欧洲、加拿大、澳大利亚,还有广袤的“全球南方”市场的大门。



事实证明,只要东西做得好、价格有优势,世界就大得很,这股制造能力的“洪水”,堵住一个口子,只会从更多地方漫出去,更要命的是,这一刀下去,没重创对手,反倒先割伤了自己。


苹果、波音、花旗,哪个离得开中国市场?再看看英伟达的老黄,连一身唐装都穿上了,亲自跑到中国来拜码头,这姿态,把美国商界的焦虑写在了脸上,他们比谁都清楚,真跟中国市场一刀两断,最先倒下的就是自己。



所以你看,后来急着给关税加征延期、主动要求坐下来谈的,反而是美国人,拳头对拳头的打法,不灵了。


既然拳头不好使,那就把桌子掀了换张更大的

硬的不行,就得来软的、来花的,于是,谈判桌上的戏码,一下子就复杂起来,以前大家坐下,聊的是关税、是贸易逆差,一码归一码,现在呢?美国人一开口,就把伊朗的石油、俄罗斯的能源,甚至中国自家的经济结构问题,全都扔到了桌上。



这哪里还是贸易谈判?这分明是想借着贸易的壳,把手伸进我们的能源采购和经济内政里来。


他们的潜台词很直白:“我们制裁俄罗斯和伊朗,你们中国也得跟着站队,不许买他们的油,”“你们生产的东西太多太便宜了,能不能自己踩踩刹车,别再冲击我们的市场了?”



这逻辑,我们当然不认,我们和谁做生意,是正常的市场行为,凭什么要听你的指挥?至于我们的生产效率高、成本控制得好,那是我们自己奋斗出来的本事。


你抢不过,只能说明你技不如人,哪有逼着对手自废武功的道理?这是赤裸裸地想干涉我们的家事,把贸易当成了撬动我们内政外交的杠杆。



一纸凭空冒出的“协议”

就在这种僵持的氛围里,美国那边突然单方面宣布,说中美“已经签署了和解协议”,特朗普亲自官宣,商务部长跟着站台,还特意点出协议里谈妥了“稀土”问题。


这不就是老调重弹,又把“芯片换稀土”的算盘拿出来显摆吗?他们暗示,只要中国敞开供应稀土,美国就撤销那些反制措施。



这出戏,蹊跷得很,美国人为什么这么急着抛出这么一份真假难辨的“协议”?首先,是为了应付国内,特朗普之前给自己设了个最后期限,要在短期内摆平和其他国家的贸易争端,眼看时限将至,他急需一个看得见的“战果”来向选民交代,哪怕这个战果只是个空头支票。


其次,也是更深层的算计,是把中国当成一个“样板间”,演给全世界看,当时,全世界的眼睛都盯着中美怎么收场,中国的态度,对很多国家来说就是风向标。



特朗普和他的官员在宣布完“搞定中国”后,立刻话锋一转,对着印度和全球十大贸易伙伴喊话,那意思再明白不过:“你看,中国都跟我们谈妥了,你们可别落在后头!”


他们甚至放出风声,说前十个达成协议的国家能拿到“优惠套餐”,来晚了汤都喝不上,这哪是简单的贸易协议?这分明是想利用中国的名头,制造一种“多米诺骨牌”效应,撬动全球贸易格局,逼着其他国家排着队来跟美国签约,这盘棋,下得很大。



任你风吹浪打,我只走我的阳官道

面对美方这些眼花缭乱的虚招,中方的应对始终就两个字:淡定,我们的节奏很稳,姿态很低调,但方向异常明确,就像商务部宣布瑞典会谈消息时,特意强调,此行是为了落实两国元首“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共识。


这八个字,就是我们的底牌和原则,多一句废话都没用,我们可以谈,也愿意谈,但绝不会在你画下的圈子里乱谈,更不会拿原则做交易。



无论是特朗普突然放风可能访华,还特意挑在会见菲律宾总统时说,想在中菲关系的敏感点上玩“拉一打一”的把戏,还是那些“协议”的迷魂阵,我们都看得一清二楚,这种“空手套白狼”的牌,对中国没用。


我们之所以还愿意坐上谈判桌,是希望局势稳定,希望用对话来代替对抗,但如果有人把我们的耐心,当成可以随意拿捏的软弱,那就大错特错了。



我们常说“听其言,观其行”,这不是一句外交辞令,而是用无数次教训换来的经验,毕竟,美国人翻脸比翻书还快的事,历史上不是一次两次了。


所以,即便未来真达成了什么协议,我们也绝不会放松警惕,只要美方再次做出损害我们利益的举动,迎接他们的,必然是毫不含糊的实际反制。



牌局未散,只是换了更熬人的玩法

中美之间的这场较量,早已不再是谁的嗓门大、谁的关税高,特朗普或许也已经明白,靠着那把生锈的老钥匙,根本打不开中国的大门,反而会夹伤自己的手。


这盘棋,进入了更考验耐心、智慧和战略定力的阶段,它比拼的不再是瞬间的爆发力,而是漫长的意志力。



关税不是万能药,强硬也不是唯一的答案,真正能解开中美心结的,从来不是谁把谁逼到墙角,而是双方能否在动态的博弈中,找到那个微妙的、可以合作的平衡点。


这盘棋,早已不是谁的拳头更硬,而是谁的神经更坚韧,棋盘没变,只是真正熬人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结语

总之,可以预见,这次中美瑞典会谈将不只是关税问题的续篇,而是全面博弈的新篇,特朗普已经意识到,靠加税已经压不住中国,反而把自己国家搞得内外交困,而中方则始终坚持谈判解决分歧,坚持互利共赢的思路,用的是一贯稳健的节奏。

眼下面对层层变数,各方都需要一点耐心,也需要一点智慧,关税不是万能钥匙,强硬不是唯一解法,真正能打开中美关系结扣的,不是谁吼得声音大,而是谁更懂合作的分寸和时机,就看下一步特朗普要如何考虑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5

标签:财经   中美   关税   中国   地点   发现   协议   瑞典   美国人   美国   贸易   拳头   稀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